感恩奋进这五年 | 广东新风正气更加充盈丰沛 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推动解民忧育新人
南方日报 2022-04-18 17:16:44

1/4

从广州白云机场出来,出租车司机一路微笑服务,车内干净整洁、气味清新;走进中山“网红”菜市场,肉菜摊位整齐排列,档主与市民谈笑风生。这五年来,不少广东人感到,衣食住行更加便捷、充满温情。

在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上,“圳少年”好网民故事传递正能量,深圳网民“秀”出文明理性新画像;在惠州街头巷尾,志愿者的“红马甲”处处闪烁。这五年来,越来越多的文明之举、凡人善举渐成“森林效应”,成为广东社会更加鲜亮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广东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创新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聚焦民生根本解决“急难愁盼”,在服务民生听民情、回应关切解民忧中牵引带动精神文明创建提质增效,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回首五年,南粤大地上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盛开,新风正气更加充盈丰沛。

文明创建坚持民生导向

衣食住行更便捷温情

2020年6月,广东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出租汽车文明服务拓展、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餐饮行业文明诚信服务、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这“九大行动”都有一个共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项行动都与民生息息相关。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此后各地各部门深化拓展“九大行动”: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全省出租汽车服务投诉量大幅下降;“公筷公勺”在餐饮行业普及率大幅提高,在粤菜正餐企业中普及率超过90%;下达1.2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升级改造农贸市场800家,智慧街市、网红市场成为城市“新名片”。

陪伴了街坊们几十年的佛山溢丰市场,通过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从老旧杂乱变身智慧街市:摊档统一使用智能电子秤,可联网可结算;货品背后均附专属二维码,扫描即可溯源产地信息。“逛菜市场像在逛超市,现在来买菜都要看多几眼才舍得走。”家住附近的陈阿姨发出感叹。

在2019年之前只有15亩停车区的沈海高速(G15)开阳段的大槐服务区,随着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行动推进,变身为一个“交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综合体:旅客除了吃饭休息,还能参观不同的主题场馆,领略侨乡风情,被网友点赞为“这是一座文旅公园”。

随着“文明诚信示范餐厅”评选活动的开展,广东餐饮行业积极开展自律、自查、自纠,文明用餐新风尚悄然兴起。“我们承诺,杜绝缺斤短两、保证食材新鲜卫生。”在珠江畔的海鲜食肆里,服务员主动出示自律声明,餐馆内,使用公勺公筷、践行光盘行动的海报标语随处可见。

“村子变美了”“出行方便了”……“九大行动”开展以来,一大批民生痛点问题得到解决,民生实事办进了群众心坎,群众衣食住行上的可喜变化,映照了广东坚持惠民为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初心。

助力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文明新风“种子”生根发芽

随着“九大行动”的深入实施推进,广东社会文明程度也稳步实现向上向好的提升。

古琴悠悠,毓毓文风。得益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如今走进肇庆星岩书院,公共阅读空间书架上陈列着崭新书籍,一旁的电子阅览室提供有声听读设备。作为全省首批建设的10所岭南书院之一,星岩书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静心阅读、陶冶情操的文化空间。

沿着碧绿村道,进入阳江市首个村级家风家训主题公园,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睦的家庭合照,勾勒出“家”的框架造型。在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推动下,这座由市、镇、村三级妇联共同打造的公园,以“好家风好家训”为设计主线,激发广大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

在韶关曲江区白土镇,当地依托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将违规办酒行为纳入“黑榜”。“喜事办理限50人;白事禁止吹打念经、抛洒纸钱……”在红白理事会的倡导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被有效遏制,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广东实施网络文明促进行动,从青少年切入,创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让网民扣好网络生活“第一个纽扣”;编定国内首本进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专题教材《网络素养》,开展“E成长计划”乡村儿童网络素养支教活动,受益乡村儿童超15万。

“九大行动”的深入开展,让一颗颗文明新风的“种子”在南粤大地生根发芽:罹患小儿麻痹症的张莹莹,化身坚强“雨燕”,投身助残就业创业帮扶事业,带领团队残障者创办4家社会组织、2家企业,帮助2700多名残障者上岗就业;小学教师赖宣治克服艰苦条件,带领山区孩子们苦练跳绳技能,从乡村小操场跳到世界大舞台,为中国摘金夺银,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更多“广东好人”、道德模范不断涌现,推动崇德向善成为更加普遍的社会风尚。

■蹲点记

云浮云安六都镇:

文明村镇创建让这里变成网红打卡点

最近,记者来到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实地调研了解“九大行动”之一——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对当地村镇发展带来的影响,发现这个曾经老旧的镇区,如今已成为备受欢迎的打卡地。

美丽圩镇建设提升幸福感

在六都镇,有句话叫“西江赋予了六都灵魂”。依托西江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当地对沿江清风公园、崖鹰山公园、陈璘文化公园等开展优化提升行动,打造起一道滨江风景线。

“这里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等我录个短视频发网上!”当记者来到位于西江畔的清风公园时,几名年轻女孩正对着镜头活力起舞,用手机记录下这里的美景。

沿着滨江碧道继续前进,党史学习、民俗展示、文明家风等元素嵌缀在两岸绿树间。步道口,一家三口对着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笑着拍照打卡留念。这条沿江的风景带,俨然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

眼前的美丽画卷,让人很难想象,受制于基础薄弱、生产生活混杂等因素影响,城镇面貌破落破旧曾是当地发展的“痛点”。

如何打破困局?记者采访中获悉,云浮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圩镇创建,探索从地理区位和功能结构上打通城乡之间的流通壁垒,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推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优化提升圩镇面貌。

清拆破旧建筑4200多平方米,“挤”出空地开展绿地建设,升级改造东安大道,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文体公园……长约1公里的清风公园滨江碧道,成为当地美丽圩镇一期建设的重要亮点。

“这片区域是群众的第一关注点,打造起来后,大家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一下就提升了。”六都镇人大主席黄彩烽告诉记者,随着美丽圩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条串联起沿江公园的碧道已经成为“网红步道”,“晚上可热闹了,前来散步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

“红马甲”身影随处可见

一个个“红马甲”在西江岸边穿梭流动。

这是六都镇志愿服务队在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是志愿者们的口号,在现场,他们拿着垃圾袋、扫把、镊子、铁铲等工具分工合作,把河段内的河面漂浮物、河堤上生活垃圾等杂物清理上岸,统一处理,并向沿岸群众宣传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绿色出行等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守护这片美丽家园。

与此同时,当地的公共服务配套,也在美丽圩镇建设中一并完善。“已经全面升级排水管,困扰多年的内涝问题被彻底解决。”六都镇副镇长叶培源告诉记者,当地还创新建设全区首个红色驿站,开设六都人文展示、农产品展销中心、粤菜师傅馆等,为美丽圩镇“文化铸魂”。

“接下来,我们计划以滨水游径,串联临水的城镇街道和乡村居民点、景区景点等,带动河湖水域周边产业发展。”叶培源说,六都镇要以宜居宜业,让村里的人“乐上来”、镇上的人“留下来”、外面的人“愿进来”。

文字:尚黎阳 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