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兹曾说:“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苏联作家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为岭南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东莞,便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让书香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大的眷恋。
近年来,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可圈可点,尤其是在书香东莞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市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它结合实行“市直管镇”的独特行政体制架构,东莞市在建成市、镇、村(社区)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服务下沉至镇(街道、园区)各处,联动多方社会力量,探索打造更多新形态阅读空间,满足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阅读服务的需求。
截至2021年12月,东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总馆、52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485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42个城市阅读驿站;在全国率先启动绘本专题图书馆体系建设,已建成26家绘本馆、44个绘本阅读服务点;通过图书流动车送书进厂区企业,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开设身边的“知识充电站”;创新推出“街巷里的图书馆”“迷你地铁图书馆”等特色阅读空间,探索文旅体融合服务。
此外,2021年启动建成覆盖全市各镇街(园区)的“我+书房”家庭图书馆129个,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让阅读服务像空气般惠及城市每个角落,让知识暖流融入城市脉动……
作为一名媒体人和文学爱好者,我生活在东莞多年,也从事文化线口工作多年,深切体会到坐拥一座城市般的图书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东莞在书香城市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上,以务实的作风和精细化的服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海量的图书资源和数字资源,也提供了便捷借阅、查询服务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其中“我+书房”家庭图书馆模式,直接把图书馆开到市民家庭中去,定期更换图书配备,同时鼓励、指导家庭举行阅读活动,让家庭链接家庭,读者带动读者,向社会输出互助和共享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免费办理电子读者证,通过微信扫码或登录官方微信和网站等数字平台,就可以免费阅读图书、音视频,下载各类学习资料和文献资料。登录“东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享受“邮享阅读”快递借书服务,一键下单,好书到家……
如果说,把大象塞进冰箱需要三步,那么在东莞,把图书馆搬回家只需一键。完善的机制,丰富的资源,贴心入肺、便捷细致的服务,让东莞进入全民阅读时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示范城市,更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座有颜、有值、有范、有品质、有内涵的新一线城市,为“双万”东莞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也为我等在莞生活、工作的市民找到了满满的归宿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