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女士花了45000元做隆鼻手术,没想到手术后鼻子严重变形了。后来白女士通过法律途经追回了当初做手术花的45000元,还获得了三倍赔偿。
来看看这个关于整容的消费维权案例。
案情简介
无资质医师做手术致整容失败
2021年6月,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判决东莞南城某门诊部向消费者白女士“退一赔三”。
2018年11月,白女士花费45000元在门诊部进行隆鼻手术后,其鼻子严重变形,白女士故投诉至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经卫健局认定,门诊部在对白女士的诊疗活动中存在医务人员未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使用未取得资质的医师独立进行手术、使用一名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伪造病历资料的行为,故对门诊部作出行政处罚。
一审判决门诊部退还白女士医疗服务费25000元。白女士不服,提起上诉,要求门诊部退还服务费45000元并给予服务价款三倍的赔偿。
东莞中院经审理后认为,白女士为自身美容需要进行手术,其目的是通过手术使外貌更加美丽,应认定白女士从门诊部购买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属于个人消费行为,双方之间属于消费服务合同关系,白女士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保护的消费者。根据卫健局认定情况,可见门诊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及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门诊部应当退还白女士服务费并给予服务费三倍的赔偿。
市中级法院点评
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美容机构
这几年美容整形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惜花费重金通过医疗美容机构以求达到改善自身形象的目的。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没有医疗资质的美容机构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服务,为达到诱使消费者手术的目的,这些医疗美容机构往往不向消费者告知手术风险,为了节约成本,经常聘用未取得资质的医师进行手术,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一定要认真甄别,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美容机构,了解手术风险,审核医生资质。爱美的同时,一定要学会规避各种风险,保障自己的健康。
律师点评
医疗美容机构要有医疗资质
“外貌焦虑”是时下很热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也给医美行业提供了生长空间。市场上的医美机构良莠不齐,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广东法小保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莹点评称,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区分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凡是具有破皮、进入人体的侵入性操作,均应列入医疗美容范畴。普通生活美容通常是指一般的皮肤护理。医疗美容项目因为往往会运用到麻醉、注射等医疗措施,甚至需要无菌环境,普通的美容机构显然不具备这些硬件条件,一旦发生事故,也不具备抢救能力,很可能会对消费这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资质。
另外,王莹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查看资质及证书,医美机构、从业人员和器械,都应具备相关的执业、资格、许可等证书。大家在选择服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该服务的内容、过程、后果等,做好自身检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足以承受所要接受服务产生的风险。
最后,大家要谨慎充值、理性消费。抵住优惠诱惑,了解机构的规模和口碑,额度宜小、使用期宜短,尽量规避预付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