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三月天,巾帼花开竞芬芳。“看着9名好男儿意气风发,前往市国防教育基地进行役前训练,心里就高兴。”樟木头镇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蔡群珍于近日接受《东莞日报·国防专刊》记者采访时说。这批预定新兵,是她成为新时代东莞首位基层女武装部长以来,送走的首批樟木头镇热血青年。
迈着“征兵”步伐、走进编兵企业、当民兵政治教育“授课人”……蔡群珍挺起柔肩,立足武装干事业,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毅,“别样”推动基层武装工作谱写新篇章。
别样的“转身”
戎装加身,必不旋踵。阳春三月,蔡群珍欢送9名最优秀的樟木头儿女奔赴军营。她说,“其中,4名大学毕业生,5名大学在校生,大学生征集比例达100%,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自己担任樟木头镇武装部部长,特别是作为东莞市目前唯一一位镇街武装部女部长,深感荣幸与骄傲,也深知责任重大。”蔡群珍说。她主动找前任武装部长、专武干部、民兵连长、退伍老兵谈心,向兄弟镇(街道)武装部长取经,努力使自己成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明白人,成为懂业务,能指挥,会组训,善动员的行家里手。从此,“带着感情爱武装、带着责任管武装、带着团队建武装、带着使命用武装。”成为她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
汗洒征兵路,别样“转身”。蔡群珍带领专武干部、派出所民警、民兵连长、廉洁征兵监督员等,走村入户开展应征青年政治考核走访调查,了解个人想法、家长态度,并根据入伍意愿的强烈程度和家长的支持程度,有所侧重地做工作。
“征兵是强军兴军的基础工程,是基层武装工作的大事。”蔡群珍说,“作为征兵工作‘主要责任人’,我深感武装干部肩上责任重大,为补课赶路,悉心研究征兵体检和政考环节可能存在的退兵隐患,设身处地帮助应征青年和家长权衡利弊、规划未来,用真情架起信任桥梁。”
回望“征兵”足迹,再添奋进豪情。蔡群珍表示,要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改进征兵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廉洁征兵高压态势,推进樟木头征兵工作提质增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征兵任务,力争连续28年获得“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凝聚“她”力量
如何发挥女性优势,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毅,“别样”推动武装工作开展?这个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萦绕蔡群珍心头。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步将这个问号拉直。
“要抓学习、抓制度、抓训练,突出‘管方向’,全面落实责任。”蔡群珍说,“立足现有条件,主动抓好民兵训练和演练,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高民兵待遇,提高民兵社会地位,打造一支有樟城特色的民兵队伍,特别是打造一支红色女子民兵队伍,确保民兵队伍在日常应急维稳、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任务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樟木头镇历来是屯兵重镇、革命老区,是名副其实的将军摇篮,涌动着半个多世纪的双拥情。蔡群珍计划成立樟木头镇国防教育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和国防教育的有机结合,筑牢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钢铁长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巾帼不让须眉,凝聚基层武装“她”力量。她主持召开民兵潜力调查和整组工作部署会议,走进企业,了解它们的结构、经营状况、编兵意愿、退役军人数量等情况,到各社区了解民兵编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针对社区提出的困难制定对策方案。
作为基层武装干部,蔡群珍身上同时担当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双重使命。当下,东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她带领民兵投入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组建了一支30人的“抗疫物资运输队”,在两次全镇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向23个检测点补给物资。同时,安排30人的“民兵应急服务队”,分组走村串户,深入宣传动员,采取扫街洗楼方式,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全员参加核酸检测,检测期间,樟木头镇民兵同志不讲条件、不怕苦累、争分夺秒,连续两天两夜未合眼,彰显了民兵队伍的英雄本色。
在民兵参建参治中散发芬芳,蔡群珍带头探索组织民兵参与乡村振兴等地方工作新路径,多方面参与警民联防参与卫生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文明创建、邻里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等,提升服务效果和影响力,发挥好民兵在社会服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能为国防建设和地方发展出一份力,也算是圆了我儿时的军人梦。”蔡群珍对记者说。
武装巾帼心,柔肩扛重任,彰显巾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