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放眼当下东莞国防动员系统各条战线,处处活跃着女性拼搏的身影,处处展现着巾帼奋进的风采。她们中有女专武干部、女民兵连政治指导员、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是最美的!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东莞日报·国防专刊》即日起将推出“巾帼分外红 武装别样美”系列报道,聚焦东莞国动战线上的最美巾帼奋斗者,展现她们奋进的风采,为东莞在新征程中谱写国防动员新篇章凝聚“她”力量,敬请垂注。

“因为经历过多次,就显得更为冷静。”2月28日,尚处于隔离状态的刘锦兴说话中透着一份“久经战场”的沉着。她是道滘镇大罗沙村党总支书记、民兵连政治指导员,多次带领民兵队伍奋战在疫情防控战线。
巾帼不让须眉。刘锦兴犹如一朵“铿锵玫瑰”绽放在基层武装工作战线上,红装为武装添彩。
▲刘锦兴
“疫”线流动的迷彩
果然,2月28日晚道滘镇核酸检测结果为全阴。刘锦兴说:“像这种大规模核酸检测,村里已经做过了几次了,早有预案,身着迷彩装的基干民兵第一时间也投入抗疫。”
“疫”线流动的迷彩,令人心安。刘锦兴说:“我们抓严抓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集中全村在编民兵、退役军人组建疫情防控工作队伍,随时响应各级工作部署,协助做好全民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
如何建强民兵队伍?
在《大罗沙村2021年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中,刘锦兴如是表述:积极发挥“巾帼不让须眉”精神,推动改进工作方法。压实民兵连长“热心人、带头人”的武装责任,抓好队伍领航建设。举办专题实践课程,组织全体民兵集中体验军事生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增强民兵队伍整体军事素质。
她说:“经过思想教育和实践指导,民兵队伍素质较以往有所提升,但是仍有上升空间。”
今年,刘锦兴将继续带头将党管武装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持续优化基层武装队伍建设,注重民兵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探索独具特色的民兵活动形式,调动民兵队伍参训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基层武装工作规范创新,努力开创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
▲民兵在抗疫一线
征兵路上的巾帼
去年,刘锦兴带领村“两委”干部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9人、退役军人70人,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军属获得感、荣誉感。
尊崇优待,激发适龄青年参军热情。过去两年,大罗沙村连续每年有4名热血青年奔赴绿色军营。今年上半年,该村有15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将参军报国之心付诸行动,并最终有3名大学生青年成功入选。
“女性特有的温柔和细腻,也能给征兵工作带来突破。”刘锦兴说。“走家入户,和适龄青年及家长话家常、聊志向,春风化雨般宣讲征兵政策,动员热血青年参军报国。”
精准发动,“一对一”动员。刘锦兴带头走访村内适龄青年,将征兵政策带到村民家中,针对家长疑问邀请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政策咨询会逐一解答,立足适龄青年上网收集信息的习惯,充分运用村网络平台加强征兵政策宣传,提高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热情。
道滘镇多年来一直探索常态化征兵模式。刘锦兴介绍,“一年两征”落地一年后,今年大罗沙村进一步摸底排查适龄青年信息,建立适龄青年应征数据库,带头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将征兵宣传工作纳入日常走访和政策宣讲内容,落实村“两委”干部带头“一对一”入户精准宣传发动,持续提高应征入伍青年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