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报告反响|市党代表、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实施29项重点工作 加快融深步伐
i东莞 2022-01-05 22:23:23

“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1月5日,市党代表、凤岗镇委书记张耀洪在分组讨论中表示,党代会报告客观、全面、系统地总结过去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东莞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擘画未来5年发展蓝图,是一份顺民意、接地气的报告。

报告处处体现出“新”的特点

张耀洪认为,报告处处体现出“新”的特点,谋划符合实际、思路目标清晰,有利于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有力。

一是迈上新赛道。过去5年极不平凡,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七大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大跨越、大突破、大提升、大改善,积累了“争、抢、拼”的东莞经验,即将迈上了“双万”新赛道。

二是瞄准新定位。报告提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这一发展定位,是着眼于东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战略方位。体现了市委对东莞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东莞实际,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标注了时代方位、明确了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三是激活新动能。报告特别提出要把先进制造作为东莞产业立市的“根”和“魂”,纵深推进“五大工程”。对如何激活发展新动能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明确,深刻认识培育壮大新动能是我市突破发展瓶颈、抢抓“双区”发展机遇的根本途径,是未来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四是不负新使命。报告再次强调赋予南部九镇率先发展、引领发展的新使命。接下来,凤岗将充分发挥三面临深优势,全面推进“湾区创新重镇、智慧客侨新城”建设,打造东莞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莞深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新城,力争5年内进入500亿元俱乐部。

从六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东莞经济发展定位明确,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凤岗将在哪些方面赋能经济发展?张耀洪表示,凤岗将从六个方面着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双万”新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是项目赋能。加快推动总投资465亿元的7个市重大项目和2个市预备项目建成投产。围绕“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大手笔招引优质项目、龙头项目。

二是科创赋能。以建设市“创新强镇”和省人工智能小镇为契机,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梯度发展格局。

三是空间赋能。实施土地收储和镇村工业园连片改造计划,争取到2025年收储和改造土地3500亩以上,尽最大努力把有限的空间提供给优质的项目。

四是人才赋能。实施人才强镇战略,着力提升教育、卫生等服务水平,解决人才扎根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是金融赋能。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企业上市,争取明年新上市企业3家。依托深圳通等平台,大力招引金融、科技、信息等产业落户集聚凤岗,打造数字经济引擎。

六是交通赋能。加快融深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两地交通从规划对接到物理联通,以交通一体化消融城市边界,赋予产业深度协作的活力。

部署29项融深重点工作

站在“双万”新起点,凤岗将如何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张耀洪透露,凤岗出台了《凤岗镇关于进一步对接和融入深圳推进高质量发展方案》,部署29项融深重点工作,在对标对表、承接衔接、畅通联通、融合联合上下功夫,推进城市能级再跃升,打造引领莞深深度融合、一体联动的“引爆点”。

加速交通融合,推动“两条轨道”(即近期动工的深惠城际、正在规划的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线),善用“两条高速”(即拓宽博深高速雁田出入口、新增深外环高速黄洞出入口),打造“两条快速路”(即凤清路凤岗段快速化、丹平二期凤岗段快速化),构筑以城际、地铁、高速路、快速路等为代表的全方位立体大交通网络,逐步实现凤深两地全面互联互通。

加速城市融合,提升凤岗主中心,发展南部副中心,建设以石马河、凤深大道为主的石马河品质发展轴,以龙平路为主的莞深同城联系轴,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推动城市格局、城市档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把三面临深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凤岗迸发出更强的城市活力和发展后劲。

加速产业融合,结合凤深两地产业优势,不断巩固、拓展两地产业要素的相互补偿、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开展高质量产业招商行动,在深莞协同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承接深圳高端要素外溢,引进、留下、培养、用好更多优质产业与高层次人才。

加速改革融合,学习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经验,结合“东莞元素、凤岗特色”,深入推进“放管服”、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积极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争取在公共服务方面与深圳趋同一致,实现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加速管理融合。巩固完善城管执法、应急管理、治安协同、政务服务等领域与深圳的合作机制,逐步在水务、生态环境、交通等领域与相临的深圳各街道建立联防共治执法机制。

文字:记者 袁健斌 张喜林 图片:记者 程永强 凤岗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