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全面推进健康东莞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紧密对接大湾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高水平医院系列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建设,促进校地共建区域中心医院向纵深发展,深化镇街公立医院改革,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质增效。建设省内一流的市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能力,科学精准务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关于建设高水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蔡立民表示,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市人民医院将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加快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推动校地共建结出更加丰硕成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在建设高水平医院方面,市人民医院将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高水平医院,着力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在科技创新推动医院发展方面,市人民医院正以市人民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校地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为重大机遇,推动临床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叶国华听完党代会报告深有感触。他表示,东莞市中医院作为东莞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将紧紧跟着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的步伐,进一步推动建设广东省高水平中医院,巩固扩大中医药特色优势、做优做强中医药服务内涵、优化高质量中医医疗资源布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叶国华介绍,未来五年,东莞市中医院将通过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现“五个融合”(管理融合、品牌融合、人才融合、技术融合、学科融合),牢抓内涵建设和创新建设,全面提升医院健康服务水平。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董勇表示,中共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高屋建瓴、振奋人心。“我院作为校地共建公立医院和区域中心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东莞市卫健局和广东医科大学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围绕着创建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区域医学中心和打造东莞卫生新高地这个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健康东莞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力争新增医疗床位8200张”“紧密对接大湾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全面推进健康东莞建设”总目标和实践路径。东莞市长安医院党委书记江东新表示,报告站位高远、举措务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提出全面推动健康东莞建设的具体举措,必将为镇街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为群众创造更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
江东新表示,长安镇位于滨海湾新区的核心区,居住人口近100万人,目前医疗床位数缺口较多,不能很好满足群众对美好医疗的需求。东莞市长安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将主动担负职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在市卫健局的正确指导下,在长安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力开展长安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工程,积极创建名医工作室和名教授工作室,通过国家级、省市级名医名教授的“传、带、帮”作用,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提高对区域危重症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加快对门诊1-4楼装修改造、住院医技楼加固和外立面修缮,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化智慧医院等,为滨海湾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便利的医疗健康服务。
关于深化镇街公立医院改革,东莞市南城医院院长王三贵认为,东莞医疗资源丰富,市属三级医院、区域中心医院纷纷通过校地共建寻求发展,而镇街医院的发展目前提出来转型专科医院的思路,要靠自身优势,集中优势资源,给予政策支持,制度创新。
目前,东莞的镇街医院纷纷转型,有的升级为区域中心医院,有的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结合护理院。王三贵介绍,南城医院一直在向东莞市肝胆医院转型努力,也尝到了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广大市民在结石疾病的防治上,切实感受到了南城医院转型肝胆专科的优质医疗服务,“接下来我们想乘党代会的东风,勇往直前,早日挂牌东莞市肝胆医院,早日实现医院的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服务东莞市民,为东莞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党代表、东莞市石碣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袁志坤表示:“聆听了党代会报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感觉到特别震撼,对整个东莞发展的大蓝图描绘得非常清晰,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报告中指出,展望未来,努力打造大湾区民生幸福新高地,我们更期待有更多的医疗人才加盟我们东莞、加盟我们石碣,共同推进健康东莞的建设!”袁志坤表示,将努力抓住机遇,继续努力推进石碣医院以骨科为重点学科的建设,紧密对接优质的医疗资源,努力实现打造骨科专科医院的远期目标,提升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关于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能力,市党代表、东城疾控办主任李晓珊表示,长期战斗在流调一线,她很关注东莞镇街疾控队伍、流调队伍的建设与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她认为,应转变“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大力推动疾控体系的建设。各镇街应根据实际,制定和固化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通过演练促进疾控队伍综合战斗力的提升,改革薪酬制度,保障疾控人员的切身利益。
▲党代表、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
党代表、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表示,接下来,将动员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报告精神,把卫生健康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一盘棋”布局,立足实际,出台一系列有效举措,借助一项项民生实事的办理,不断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报告特别提到疫情处置的“东莞速度”“东莞温暖”“东莞担当”,张巧利表示,“12.13”疫情处置5天实现社区清零、12天实现全市病例零新增,交出了完美答卷,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12.13”疫情也是对东莞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的考验。市委市政府有力领导,各部门通力配合,全市人民大力支持,东莞经受住了考验。张巧利说:“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战场,接下来,东莞‘白衣铁军’将继续努力、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迈上‘双万’新起点的东莞贡献强大的卫生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