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东莞,活力绽放,梦想开花,人与城市,共同成长。
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积极回应市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创新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千万人口深度融合,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够在东莞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人生精彩。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持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新时代东莞城市精神大讨论,及时推选和表彰各行业领域“最美”人物,营造“我与东莞共成长”浓厚氛围,提升千万人口家园意识,致力打造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会场
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软实力。提升东莞城市形象,是增强东莞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2021年12月,由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发布了《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1)》,东莞凭借在海外媒体平台推出《这就是东莞》系列城市宣传片,并在传播推广中开展“画出你心中的东莞”欧洲青少年绘画竞赛等活动,入选“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特色案例”。《报告》称,《这就是东莞》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让东莞主张的“工业发展可以和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外媒持续引用报道,对东莞城市形象有正向提升作用。
《这就是东莞》系列城市宣传片的“出圈”,可以说是近年来东莞对外讲好东莞故事,传播东莞好声音,不断提升东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东莞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生动缩影。
推出热播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向外界展示“制造世界也制造美味”的东莞,让外界了解到这座“制造名城”背后的烟火气与人情味;高水平举办“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吴劲潮美术作品捐赠展,让外界感知东莞深厚文化底蕴,以及莞邑先贤的崇高品格;承办2019年篮球世界杯(东莞赛区)赛事,东莞赛区CBA复赛(2019-2020赛季),彰显“全国篮球城市”荣耀,以及城市活力和魅力……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深挖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多方力量,东莞城市形象得到有力展示和提升。
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引才号角
“我在东莞挺好的!”这是一位东莞本土作家参加“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的投稿标题。为以文学的形式生动反映广大市民群众的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以及与东莞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共成长”的深厚情感,充分彰显广大市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东莞在新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东莞日报社、东莞市文联、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推出此次主题征文活动,反响热烈。
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将营造“我与东莞共成长”浓厚氛围,提升千万人口家园意识,致力打造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等主题活动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应。
去年5月,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编制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东莞连续5年入选新一线城市。在细分榜单中,东莞在“城市人活跃度”榜单上排名新一线城市第3位;在“未来可塑性”榜单上排名新一线城市第9位,这表明东莞在创新氛围、人才吸引力、消费潜力、城市规模与增长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再次入选新一线城市,充分说明东莞未来潜力巨大,充满活力。
去年9月,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全国共有7座超大城市、14座特大城市,东莞成为特大城市之一,位列特大城市第二位。在人口分布上,东莞15-59岁人口占比为81.41%,东莞也成为所有上榜超大、特大城市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市。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梦想之城、成长之城,优势突出。
莞爱人才,共荣发展。在新的征程上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是人才、进莞来。”2021年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期间,新时代东莞引才口号正式发布,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体现着招才的诚心、展示着揽才的力度、丈量着聚才的广度、彰显着留才的信心。
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以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竞跑“双万”城市新赛道,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的引才号角,推动人才工作跨越式发展,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促进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号角已吹响,奋进正当时。是人才,进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