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月5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开幕。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积极回应市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能够在东莞实现个人价值、成就人生精彩。
民生无小事,凡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报告强调,东莞要从全力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三个方面,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覆盖常住人口,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幼有所长,新增公办学位31万个
公平而有质量、均衡且优质的教育,是市民对教育的核心诉求。未来,东莞将如何解决学位紧张问题?如何推进教育提质扩容?如何推进更优质的教育?
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将力争新增公办学位31万个!报告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育提质扩容,保障东莞学子有学可上。
同时,东莞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让东莞学子有好学可上。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东莞将深入实施“莞邑良师”计划,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抓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发展智慧教育、未来教育,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壮有所用,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
就业,一头是家庭的责任和希望,一头是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民生大事。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党代会报告提出,东莞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全民多渠道、更充分、更灵活就业创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未来,东莞将新增44万个就业岗位。
在稳就业层面,东莞一方面帮助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深化“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大力健全“就莞用”服务体系,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另一方面,加快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研判、重点人群及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等机制,着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提升收入方面,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分配格局,完善再分配制度。支持多渠道就业,直至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更充分更灵活就业创业。
老有所终,新增养老床位1500张
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东莞作为“最年轻”的城市,也在加快布局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党代会报告提出,东莞要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三孩生育养育政策配套,构建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报告明确,将新增1500张养老床位。
同时,东莞也将探索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病者可医,新增医疗床位8200张
医疗保障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
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东莞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紧密对接大湾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高水平医院系列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建设,促进校地共建区域中心医院向纵深发展,深化镇街公立医院改革,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质增效。
同时,报告也强调,东莞将建设省内一流的市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突发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能力,科学精准务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化解看病难、看病贵,东莞也将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进一步探索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未来东莞力争新增8200张医疗床位。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提升市民幸福感,东莞一方面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在强社保方面,东莞将优化“民生大莞家”服务机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加强独居老人、特殊儿童、低收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关爱保障。
此外,深入推进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做好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将多举措织密社会保障网,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筹建各类住房50万套,新增停车位30万个
家里一盏灯,足以慰风尘。万家灯火中,找到自己家的灯,是住房困难家庭的愿望。作为当前住房保障的重中之重,公租房备受市民关注。
党代会报告明确,东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定不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筹建各类住房50万套,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居住需求。
进一步提升东莞人居环境,增强在莞居民幸福感,报告还强调,要加快交通强市建设,推进城市轨道、城际轨道、高快速路规划建设,打通东西向交通横轴,完善主干路网和微循环系统,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综合施策治理拥堵和停车难问题,通过智慧交通构建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力争新增停车位3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