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座城、同一个家”征文作品选登|谭少华:陪着母亲看东莞
i东莞 2021-12-23 10:51:36

陪着母亲看东莞

谭少华

 

“是吗?”

这是母亲在和我聊天时常会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为她讲述的动力之一。

她似乎对我所讲述的关于东莞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质疑,却又从不吝啬赞叹,甚至在兴之所至时,还愿意陪我行走在石碣及周边镇街的街道上,以自己的双眼和心灵去感受“目之所及皆美好”的盛世景象。

她曾说过:作为一个农民,我或许没有多大能力去创造世界,但我可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其实我知道,她所说的“世界”的轮廓,大致也就是家乡,以及东莞这个“第二故乡”之间的山山水水和烟火气息。

或许母亲也曾想过要去其他地方走走,比如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衡阳南岳大庙、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这是她提到过的三个地方。但限于条件所制,也只是将这个小小的心愿深藏于心,至今都未成行。这十年来,我们就在她所说的这个“世界”里兜兜转转、来来回回,努力实现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交互对接”。

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一样,会逐渐形成向善、向上和趋于完整的共性。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母亲,向我展现出的大多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一面。她瘦小的身躯,在尽己所能扛起责任的同时,也在努力填补自己对这座城市认知上的空白。

人生前五十年,母亲的足迹几乎没有离开过县城。直到2014年,我将她接到我的身边,她才算是走出农村、来到城市。在她的记忆里,“东莞”也许并不陌生,但如果我说的是“世界工厂”“粤剧之乡”“篮球城市”“湾区都市”等这些词语,她或许又有困惑——这并不让我感到意外,反而觉得这是丰富她精神世界的机会。

因为,一个人的起点可以很低,物质生活也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世界不能是一片空白,或者说仅仅局限于烈日、风雪和黄土。

2011年8月,我放弃家乡的工作机会来到东莞,2013年端午节过后来到了现在的公司。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直给予我信任和支持的上司,让我得以成长和进步。

记得他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

我的回答就一个字:家!

在这一个字的背后,是他一次又一次带给我的感动;这份感动有一部分是与工作相关的,然而更多的则是他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很多时候,我甚至会觉得他不像是一个企业家,而更像是一位具有浓厚人文情怀的学者,说话慢条斯理且极具耐心。

近年来,东莞城市发展不断升级:地铁2号线开通,社工、志愿者队伍扩大,铁骑巡街,崭新的文化馆和文化宫(包括第二文化宫)启用,非遗文化展厅落成,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免费开班……所有在东莞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都可以免费享受东莞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成果,不分户籍、年龄、文化程度、艺术层次。一位来自广州的专家曾经在市文化馆表达过这样的心声:东莞文化事业的发展,真正惠及了广大人民,让他们羡慕不已。

记得母亲第一次走进东莞展览馆,就对一楼所展示的农耕场景产生了浓厚兴趣,惟妙惟肖的立体式呈现,让她仿佛置于其中——这是她最熟悉,或者说是前半生的缩影。她问我这些是怎么做出来,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说这便是曾经的东莞,“和我们老家一样,都是这样走过来,只不过行进步伐很快,也很稳。”

“是吗?”

“是的!很快,也很稳!”

文化周末剧场,也是我带母亲去过最多的地方,我们一起观看文艺晚会、儿童剧,也看过千角灯。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她看到了我的现实“朋友圈”,还与我们一起合影。后来她告诉小姨,她所见到的舞台很美,“美到自己不再是观众”。

在可园,在袁崇焕纪念园,在市博物馆,在市科技馆,在海战博物馆,我带她穿梭于远古和现代之间;在旗峰公园,在银瓶山,我们一起亲近自然,愉悦身心;在嘉荣,在万达,在汇一城,在国贸,我们一次又一次享受着生活的便利。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铁2号线开通的时候,我带着她走进了地铁站,一起感受“上上下下的美好”。

很明显,母亲是乐于接受这些以前在她看来“很遥远的事物”,也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东莞的认知。比如在市文化馆感受的龙舟主题活动,端午节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甚至也可以这样说,她自己本身就是端午文化的一部分、是参与者,只是她没有能以这样的形式让它变得更为丰富。我所能做的,就是缩短这之间的距离。让她之后在同我交谈时,少问一句“是吗?”

每次回到老家后,她都会乐此不疲地将她在东莞的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讲给对东莞这座城市有向往的人听,更讲给对她有兴趣的人听——每每见此情形,我就知道她已然为自己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找到了愈发清晰的答案。

文字:谭少华 图片:新华社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