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市民陈和生: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
i东莞 2021-12-21 16:09:45

东莞,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以下简称“高能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他是中国散裂中子源最早的主要倡议者之一,主持这一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成功将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国之重器带到了东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陈和生领导工程团队克服土建工期延误一年多带来的严重困难,坚持“后墙不倒”,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保质保量,按原计划竣工日期完成建设,被2017年散裂中子源国际顾问委员会的外国专家赞叹为: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的“中国速度”。2019年,中科院将“年度先锋人物奖”授予陈和生,并赞誉他为“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

怀抱理想投身科研

1946年8月,陈和生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中医家庭。中学时期,偶然得到的一本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点燃了他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1978年,陈和生顺利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此时,恰逢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为国培养高能物理研究人才,陈和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脱颖而出。

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

方案刚刚获得国家批准,就遭到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严峻竞争。美国康奈尔大学宣称,其对撞机CESR采用“短平快”的方法,能比BEPCII早两年达到同样的性能指标。

“我和国际上的专家讨论后认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短平快’的方案,不一定能实现,中国的设计方案,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成。”陈和生回忆道。

于是,陈和生在团队中喊出了一句催人奋进的口号:“两军相逢,勇者胜。”之后,迅速带领团队对BEPCII方案做出重大调整,大胆提出在现有短且窄的隧道里采用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方案。

“我们最后的这个性能是比对方高14倍,而我们本身的性能提高了一百倍。牢牢地把握住了我们在这个领域主导权。”陈和生自豪地说。

打造“超级显微镜”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

“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这一年,他65岁。

因当地施工队伍缺乏大科学装置的施工经验,这个项目的土建工程拖后一年半以上,能否按期竣工验收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

“不管前面出现什么困难,我们对国家承诺的,六年半完成工程建设,达到验收指标,不能够耽误。”

为了把工期赶回来,陈和生和他的团队决定把通用设施的安装调试与隧道土建施工交叉并行,即先在地面把设备装一次,调试好,再搬到地下去重新安装,工作量成倍增加。“国家急需要这样的大科学装置,我们不管怎么辛苦,都可以付出。”陈和生说。

2014年夏天,连日的酷暑和高负荷的工作让陈和生持续感到身体不适。在这之前,他就已经进行过多次心脏手术,同事们都为他感到担心,但他还是一直坚持到工作结束。

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顺利实现第一束质子打靶产生了第一束中子。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

陈和生是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这块土地的见证者。“当时我们选址,就跟地方党委政府说明,我们这个项目,不会直接带来GDP,但我们有信心将这里打造成为全新的科研创新中心。”陈和生说。

为国奋斗深感幸福

陈和生高度肯定东莞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各项举措。每年东莞都组织“人才周”活动,面向海内外人才提供来莞交流学习的机会,高端的人才的到来,可以为东莞建设建言献策。同时,来莞人才也能受到重视,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也为科研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让陈和生觉得欣慰的是在高能所东莞分部培养出一支年轻加速器和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队伍,近400名科研工程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

回忆起十多年前,他颇有感慨:“10多年前,我来到松山湖时,这里大部分地方都是工地。现在再看看东莞、看看松山湖,各类产业园项目、高校、知名企业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

陈和生院士长期在东莞工作、生活,目睹了十年来东莞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和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曾说,“我把东莞已经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已记不清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闯过了多少工程建设的难关。若干年后,在东莞的松山湖畔,偶遇一些世界级的科学家将不再是一个很意外的事情”。

现在,陈和生又参加了我国2035年和2050年大科学装置发展路线图的规划,虽然年逾七十、曾经做过多次心脏手术,但他每个月仍然要乘坐飞机飞行6到8次,很少休周末,业余爱好只有散散步……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让人放松下来的岗位,但能为国家的强大去奋斗并有所贡献,陈和生由衷地感到幸福。

文字:曹丽娟 向连 图片: 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