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党代会·镇街书记访谈 | 大朗镇:力争到2025年GDP达500亿元
i东莞 2021-12-13 15:36:46

核心提示:

过去五年,大朗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镇生产总值接连迈上250亿元、300亿元、350亿元三大台阶。当前,东莞正谋划立足“双万”新起点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踏上“十四五”的新征程,大朗怎样继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前夕,东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大朗镇党委书记陈福坤。

▲大朗镇党委书记陈福坤

新答卷:

GDP迈上三大台阶

东莞日报: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东莞上下攻坚克难、奋进新时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朗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新答卷,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或“数字”,盘点一下贵镇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亮点?

陈福坤:大朗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敢抓、敢拼、敢破、敢立。

一是敢抓,抓住了重要发展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镇生产总值接连迈上250亿、300亿、350亿三大台阶,2020年达到358.4亿元。获得中国羊毛衫名镇等24张国家级名片。

二是敢拼,取得了系列民生实绩。累计投入超22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启动12所公办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成功创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开展“朗”字系列文化品牌活动超4100场、受惠群众达433万人次。全市规模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启用。

三是敢破,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成功蝉联全国文明镇“四连冠”。生态环境稳步向好,水污染治理排名从全市倒数上升并稳居中上游。连续三年提前超额完成“两违”治理任务,荣获“扫黑除恶先进镇”“综治工作先进镇”等称号。

四是敢立,开拓了“科创新城”道路。截至2020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招引高层次人才5000多人。累计招引超亿元项目45个,毛织产业成为国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完成材料实验室一期(第一批)、莞番高速(大朗段)等征地任务。

新起点:

将做到“四个坚持”

东莞日报:当前,东莞正谋划在万亿元GDP、千万人口城市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奋力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新一线城市挺进。对标东莞发展目标,结合镇党代会确定的方向,大朗接下来有哪些发展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陈福坤:对标市发展目标定位,立足“双万”新起点,大朗将做到“四个坚持”,力争到202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推动“科创新城、品质大朗”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搭平台、重服务,谱写科技创新新篇章。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松山湖科研成果转化、华为产业配套等,全力推进象山片区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创新区。争取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

二是坚持育增量、优存量,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持续推动毛织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做大做强研发和销售环节,将“织交会”打造成中国毛纺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与深圳、松山湖产业深度对接,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

三是坚持促联通、强治理,开创深莞融合新局面。全力配合推进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环莞快速路三期(大朗段)、市轨道交通1号线等建设。对标深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基层末端执行力。

四是坚持提品质、惠民生,营造城市发展新面貌。全领域提升综合环境,持之以恒打好松山湖南部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

新作为:

全力贡献“镇能量”

东莞日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重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重点发展方向。大朗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动能等,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方面,有哪些发力点、硬举措?

陈福坤:下来,大朗将从四点发力,狠抓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先进制造、拓展空间等,为东莞即将迈上“双万”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镇能量”。

一是点燃科技创新主引擎。举全镇之力支持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积极对接材料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推动一批孵化成果在大朗就地转化。力争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5%、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3%。

二是培育重大项目新动能。加强镇村招商统筹,推动正在建设的27个市重大项目按时投产达效。推动六淳智能、盛雄激光等企业上市,到2025年力争实现3至5家企业上市。

三是提升先进制造硬实力。建设以毛织产业为核心的巷头500亩产城新区,以数字经济牵引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和物流保税仓两大稳外贸平台。

四是跑出拓展空间加速度。强化党建引领,集中骨干力量全力攻坚科学城核心创新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和土地整备。对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谋划打造大朗新兴产业园。积极为华润电力等省市重大预备项目解决土地问题,全力做好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第二批)、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项目用地规划。

文字:李健武 图片:李梦颖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