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记者走进清溪土桥村,党建公园里不少群众正在休闲散步,村里显得干净而整洁。
“听到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成功的消息后,村里不少人很兴奋,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本村住在广州、深圳的退休老干部后,他们都倍感自豪。”土桥村党总支书记黄小雄向记者回忆起土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时的情景。
时针拨回到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表彰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东莞捧回12个“国字号”荣誉,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其中,清溪土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团结带领村民发展村组经济
黄小雄是清溪镇土桥村人,2014年起开始担任土桥村的“掌舵人”,他带领“两委”班子和村民努力发展村组经济,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文明素养,让人们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巨大变化。
早在2003年的时候,土桥村就成功实施股份制改革,为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土桥村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为中心,通过购买厂房,实现村组收入连年增长,村民分红收入明显增加,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前,土桥村有一块土地因开发房地产被征收后,村里有了几千万元土地补偿款,那时候部分村民主张分了这笔补偿款。但是黄小雄在深思熟虑后,认为补偿款不能分,而是应该用来发展集体经济。
“当时有一个村民到我家,说他欠着一屁股债,吵着闹着要分这笔钱。”黄小雄说,最后村“两委”干部顶住压力,将这笔补偿款用来购买厂房。
后来,厂房租出去后,当年村集体经济就增收600多万元,效益很好,村民每年都有分红,反对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
近年来,土桥村的集体收入连年增长,成为了富裕、幸福的现代乡村。“要让全村人跟着党走,听党的话,必须坚持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黄小雄说,目前土桥村正在洽谈购买新的厂房,进一步壮大村组集体经济。
提升软硬环境,增强村民获得感
近年来,土桥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在村容村貌提升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村民的反对,有村民反对铲掉自家房前的菜地,也有村民反对把旧路口封掉。
黄小雄等“两委”干部反复给这些村民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村里还给这名村民门前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他出行。后来全村顺利完成了环境提升,让村民享有了干净整洁的环境和休闲健身的体育设施。
2019年以来,土桥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推进“双标工程”建设,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土桥村擦亮服务窗口,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把办事窗口前移,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实现一站式办事,把文明服务、微笑服务、细节服务等文明规范落到实处。
土桥村在村民公园增加党建景观标识,打造党建主题公园。将村民活动中心升级改造成“土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有党校分教点、图书馆、关工委办公室、残疾人康复室、工会先锋号、心理辅导室、老人活动室、妇女学校等功能室。
公园、体育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让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有了休闲、健身、参加活动的地方,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土桥村。
今年,土桥村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除了市、镇两级的补助外,土桥村还通过自筹资金投入建设,黄小雄作为把关人,认真把好项目设计关,该项目在3月份动工,于6月份顺利通过了验收。
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
如何让村民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黄小雄和“两委”干部想到了村里的红色文化。
2018年开始,土桥村开始对原有的红色文化长廊进行升级改造,设立了土桥村展览室、廉政教育基地,基层党建展区等三个展区,成为清溪镇党员红色教育阵地之一。
土桥村还开展法律讲座和道德讲堂,宣讲好人好事,开展婆媳、父母与子女关系讲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好家风,在村里营造崇德向善的氛围。
“一开始村民也不愿意来听讲座,后来我们通过派发小礼品的方式,吸引村民,现在每次都有不少人参加。”黄小雄说。
黄小雄说,党组织就是火车头,要带动全村群众参与进来。“村民更看重分红,对环境提升、文明素养提升不是很上心,这就要求村干部想法设法,带动群众参与进来。”
当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功后,黄小雄说自己像做梦一样,在心情平复之后,他明白今后土桥村要更加努力才能保住这个荣誉。

延伸阅读:
东莞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东莞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消息传来后,东莞每一个参与文明创建工作的人,心情都无比激动。
事实上,东莞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离不开每个参与者的努力,少不了每个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能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凝聚了所有东莞人的智慧和汗水,值得每一个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