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东莞这五年②丨智造之城,“世界工厂”高质量发展!
影像莞
2021-12-10 22:02:20
东莞,依然是那个东莞!
世界工厂、制造之都、家具之都、玩具之都……,起步于制造业,扬名于制造业,始终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东莞,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家具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在中国经济的发展版图中,东莞依旧是观察民营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
东莞,已然不是那个东莞!
东莞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谋划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风口,想方设法推动东莞经济再立新柱的同时,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等方式的洗礼,东莞传统制造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老树开出新花。
莞邑大地,一场传统制造业蝶变的大戏,正在精彩演绎。加快转型升级的东莞制造业将不断拉高层次,闯出新路,向着高质量发展加速挺进。
▲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 陈栋 摄
在改革开放前,东莞基本上没有制造业基础,从太平手袋厂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东莞及时抓住每一次机遇,短短40余年间高速成长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即将迈入万亿大关的特大城市。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东莞人,也目睹了近些年“世界工厂”发生的变化。在这片热土里,金融、环境、劳动力、新科技,生产要素的力量不断奔涌袭来,让东莞的工厂在时间的河流里反复洗练。敏捷机变,有人这样形容东莞制造的气质,而众多东莞制造业企业主同样认为东莞的制造业从未停止过进化,创新一直发生在东莞的工厂当中,东莞早已不能再同昔日的世界代工厂划上等号。即将迈入“双万”新起点,在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今天,“东莞制造”正昂首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东莞正奋力走在争当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路上。
松山湖科学城因创新而生、依创新而兴、靠创新而强。20年来,松山湖从原本无人知晓的荔枝林,成长为大湾区的“科创明珠”,彰显东莞“科技创新 + 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强大引擎。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战略下,松山湖科学城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松山湖力量。

滨海湾新区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紧连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贸区,毗邻香港、澳门,由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三大板块组成。滨海湾新区成立四年以来,作为代表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滨海湾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平台提级、空间提质、动能提档、品质提升等方面奋发作为,一路“犇”向大湾区一线潮头。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全球第四台、我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中国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 郑志波 摄

▲中国散裂中子源环形加速器 程永强 摄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东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共建。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定位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卫柏辉 摄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 是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光源核心技术的研发平台为目标。主要为南方光源预研研究和工程建设服务,也为松山湖科学城其他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支撑,在东莞市践行开放创新、促进产业转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育新兴产业, 正是东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 王牌”。 随着上下游产业链的进一步集聚,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再升级、再发展。 全球每4台智能手机就有1台为“东莞造”, 在华为、OPPO、vivo等智能手机巨头的带动下, 孕育出一大批手机零配件世界级隐形冠军。近年来,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原则,东莞大力扶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率先实施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带动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发展。

▲华为南方工厂 张超满 摄

▲华为溪流背坡村 叶瑞和 摄

▲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 郑志波 摄

▲vivo总部 廖志忠 摄

▲在建的OPPO智造中心 廖志忠 摄

▲OPPO生产车间 郑琳东 摄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郑志波 摄

▲东莞长盈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郑志波 摄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曹永富 摄

▲广东天倬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曹永富 摄

▲东莞市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曹永富 摄
五年以来,东莞经济综合实力连连攀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三个台阶,朝着万亿元迈出了坚实步伐; 数据稳定人心,展现的是自信。数据变化的背后,折射的是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近年来,随着各类要素成本的攀升,东莞的制造业也在积极探索求变,纷纷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郑志波 摄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程永强 摄

▲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 陈栋 摄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志波 摄

▲东莞市和乐电子有限公司 陈栋 摄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郑志波 摄

▲东莞龙昌玩具有限公司 陈栋 摄

▲东莞潮玩企业ToyCity生产车间 曹雪琴 李梦颖 摄

▲疫情期间,莞企日以继夜生产口罩和防护设备 程永强 摄

▲中欧班列将东莞制造发往全球各地 郑志波 摄
当前,东莞正向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进,同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孕育新动能,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向现代化经济强市高速迈进。▏文字:向连 曹丽娟 范德全
▏编辑:潘畅 曹雪琴
▏统筹:张洪波 张村城
▏出品:东莞日报摄影视觉部
文字:向连 曹丽娟 范德全
编辑:潘畅 曹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