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由广东院士联合会携手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及第七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学术年会在东莞开幕。
▲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在松山湖举行开幕大会。大会上同步启动松山湖科学会议
本届院士峰会以“数智驱动 芯创未来”为主题,聚焦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全面助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创会会长邬贺铨,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郭仁忠担任大会主持人。丛斌、赵忠贤、何镜堂等46位院士出席活动。
近年来,东莞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制造业立市,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预计今年年底将迈入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这其中最重要的支撑就在于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蓬勃发展,以及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致辞
肖亚非表示,立足“双万”新起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始终是东莞把握风口、稳中求进、安身立命的必然选择,将加快培育新动能,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培育企业创新主体,进一步优化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更好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将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源头创新重要策源地和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高地。东莞诚邀院士专家深入了解东莞,关注东莞,助力东莞,推动东莞创新发展迈向新台阶。
王曦指出,今年以来,广东省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恢复的态势,全省研发支出预计将达3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3.2%。这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院士、专家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王曦表示,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加强交流合作,共商科技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作线上致辞。
相关新闻
院士专家为创新发展“把脉开方”
全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干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教授许宁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分别围绕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制造等话题作主题报告。
干勇在题为“高端制造与新材料发展战略”的报告中指出,关键基础材料是加速构建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新格局下,要有与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特征相适应的高效全链条研发,这正是我们要加强发展的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
许宁生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双循环格局下的芯片技术创新发展展望”的报告。他指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大趋势带来了一系列挑战,科技和科技产业的竞争成为焦点,芯片产业和技术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
高文在“超高清视频产业现状、机遇与关键技术”的报告中指出,超高清视频产业已经成为产业竞争新的制高点。他指出,超高清视频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技术综合性强,正在赋能不同行业,产生大规模市场。如8K超高清+AI智能工业检测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瑕疵的“火眼金睛”,让工业检测更高效。“2022年冬奥会,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到8K节目了。”高文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
彭练矛以“碳基电子技术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报告。他指出,目前碳基电子是一个技术,还没有发展成产业,这需要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
徐文伟在“产学研用协同 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谈到迈向未来智能世界的九大技术挑战,包括突破香农极限,奠基无线新技术;在纳米尺度上驾驭光、实现光纤容量指数级增长;走向工业互联,确定性网络成为新趋势;通用算力远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须打造超级算力;从海量多模态的数据中高效地提取知识,实现行业AI的关键突破;突破冯诺依曼限制,构建百倍密度增长的新型存储等。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