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看东莞|中堂发力数字经济助力弯道超车
南方日报 2021-09-24 10:24:41

产业发展数字化、智慧绿色乡村、“互联网+”文化服务与政务服务、乡村治理信息化、“绿波带”通行智慧交通……2020年11月,中堂作为水乡功能区核心镇之一,入选广东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近一年来,中堂镇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科学部署,让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面发力,加速中堂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上半年,中堂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9.2%,投资贡献率排名全市第1,增速排名全市第2。2020年,村组两级总资产106亿元,是2015年的1.86倍,年均增长17.2%;村组两级集体总收入10.37亿元,村级总资产96亿元。

如今,数字化乡村建设在中堂不断深入,信息化的触手不断延伸,新业态、新供给的创新实践,正助力中堂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弯道超车。

激活动能 让产业发展更智慧

步入中堂镇槎滘产业园,天安·中堂智能生态小镇的9幢设计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首发示范区作为项目重要窗口,其主体结构已于7月顺利封顶,正在进行最后的修缮,大型智能展厅将投入使用。

作为中堂镇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天安·中堂智能生态小镇是中堂镇重点打造的富有水乡特色的智能科技生态镇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在新基建、产业集聚、综合管理平台构建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数字经济的作用。

全园区5G信号无死角覆盖、无人车、无人机、终端贩售机……在该项目的蓝图中,新基建无处不在,不仅为园区通信奠定基础,也搭建了覆盖周边农村的移动网络,建立起农业物联网平台,打通农村信息的“数字鸿沟”。

以此为契机,中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度利用“互联网+平台”,助推镇企业提升产品销量,提高经济效益。

据悉,小镇以“智能制造+”为内核,着力招引形成以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格局,以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转型升级。同时,围绕“绿色乡村”建设,项目已招引部分环境生态企业。

在综合管理平台构建方面,小镇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数字孪生系统平台——通过数字孪生进行线上运营管理、安防监控与能耗监管,可即时获取并展现数字化生态数据,为园区运营服务提供最直接、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数字管理工具。

在8公里外的试验田,人们正享受着早造水稻丰收的喜悦。“30亩早造水稻大丰收!”在位于中堂镇农业生态园试验田,不少学生及家长来到现场共同体验农耕乐趣。

这30亩试验田里种植的是航天水稻系列品种,抗倒力强,能抗稻瘟病,米质达国标优质1级、省标优质1级。今年预计总产量可达3万斤,对比种植常规水稻,相同种植面积产量可多6000斤。中堂镇农业生态园试验田是中堂镇农业生态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建设成为集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农产品到了中堂镇的市场上,同样展现着数字化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在中堂镇菜市场里,不少农户摊位前可见农产品生产散户信息卡,市民朋友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查询农户基本信息、农产品产地、农产品监管和抽检情况,买起来更放心。

近年来,中堂镇加速融入穗莞合作和水乡功能区建设,发力建设打造智能科技强镇,持续加强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通过积极引进优良粮食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开发农田资源;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等举措,正持续不断释放出农业农村新动能。

文化振兴 “互联网+”让惠民服务更丰富

无人机设备科普展示、无人机飞行表演、“小小飞行员”互动驾驶体验、治理科普构件……近年来,中堂镇不定期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数字技术知识,也积累了科技知识,提高了“数字素养”。

在数字技术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以“德本”文化为核心引领的“文明积分”制度也正走进中堂镇千家万户。

自2019年起,中堂镇潢涌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将开展了24年的文明户评选升级为“文明积分进万家”行动,用积分量化方式进行评定,建立实施一个面向全村群众,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志愿服务行为积分奖励机制”。

“我们每年拿出一定金额对文明户、文明户标兵和‘最美家庭’进行奖励。希望通过这样带有趣味性的形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行动,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该实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潢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范本,三涌、东泊和四乡等村(社区)的实践站正依托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此外,根据小区人员结构情况以及新莞人聚居等特点,中堂镇打造了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区示范点。

目前,中堂镇已在原有一个中心、20个村级实践站、13个实践点的基础上,把实践点增加到60个,全面覆盖学校、事业单位、企业、小区、公共场所等地方,形成村村有活动、周周有活动,活动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格局,切实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

在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中,“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进驻应用让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加有声有色。通过绘本阅读器、数字党建阅读机、留声墙,滑动指尖即可随时查找图书、畅游知识世界;通过VR观景台,能够沉浸式体验新中国发展历程等厚重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堂镇党建文化主题公园,有一个特别的党史学习教育“有声图书馆”。市民用手机扫码识别墙上的二维码,即可实时线上了解更全面的红色故事,能听、能看、能体验,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乘着“互联网+平台”的东风,中堂镇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集体“借船出海”,焕发新活力,让乡愁得以传递。通过直播平台销售小龙舟模型、系列文创产品等,把独具一格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龙舟制作技艺”的魅力送到千家万户。鱼包、腊肠等传统食品也远销海内外,为传统手艺人带来丰富收益,也提升了中堂的文化竞争力。

数据跑腿 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以前办事都要排长队,现在等候不用多少时间,操作也很方便。”在中堂镇江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陈先生通过一体机办理税务业务,体验很流畅。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促进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简化证明材料,优化办理流程,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推行网上预约、预审、在线申办、网上评价以及窗口受理、窗口办结,实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相融合,基本实现了“一门集中、一网受理、一窗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目前,中堂镇2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全面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优化配置、系统对接、业务培训等工作,实现一体化平台全覆盖,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切实提升乡村政务服务自助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百姓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中的获得感。

“只进一扇门、办事不出村”。最近,这样的服务更是深入到了住宅小区。7月29日,中堂镇内五个大型住宅小区“莞家政务”自助终端部署工作正式完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政务服务的便利。

在中堂镇四乡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我是法通小博士,很高兴为大家服务,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在中堂镇四乡村法律调解室,这个近日新上岗的智能机器人成为了村里解决法务问题的得力助手。

在村委会法律调解室,该村引入“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数字化项目,包括“法通小博士”“法律村村通”等。通过与机器人的简单互动,机器人就可以像法律百科全书一样,为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与指导建议,还能实时与律师进行视频通话,远程解决相关疑难。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法通小博士”拥有强大的数据支撑,其问题库收录4万多个诉讼程序问题以及6万多个常见的实体法律问题,法律法规库中收录了8800多部法律、25万多法条、3000万个案例。依托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为群众提供包括法规查询、诉讼引导以及实体问题解答在内的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另外,智能机器人还拥有费用计算器、文书模板等基础服务。

“我们村常见的纠纷一般以土地、婚姻问题为主,有了这个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后,相信将更加方便村民解决法律难题,也能够提升村委会法律服务水平。”四乡村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平台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样本

“智网工程”打造中堂社会治理新格局

“通过这个屏幕可以同步看到网格员巡查的动态,还能进行现场连线,及时反馈工作指令。”走进中堂镇“智网工程”西部片区调度站,仿佛置身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几十台电脑的前方是一面硕大的电子墙,墙上若干个小屏幕正实时显示着所有网格员胸前佩戴的执法仪所拍到的画面。在中堂镇,每个片区调度站都是一个小型指挥部,发挥着“小天眼”的作用。

目前,中堂依托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队伍优势,通过设立5个工作组、建设3个片区调度站,成立机动巡查队、无人机巡查队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班等措施,构建了“1个中心+3个片区调度站+20个村级工作站”的具有中堂特色的层级管理模式。

立足76个网格、304名网格员,中堂通过手机APP、执法仪等数字化工具,将综治、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城管等一系列工作融入网格治理,形成资源整合、全域覆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级信息平台提升治理精准度

9月中旬,中堂镇网格管理员在开展出租屋夜间巡逻时,隐约闻到一股肉臊味,循着味道巡查,发现一无牌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现场摆放着一批不知名的添加剂、工具等,生产环境非常差,负责人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这样摆放食品是不合要求的,你们有营业执照吗?请你们提供相关证件……”网格员立即对作业人员仔细询问,作业人员却对关键问题支支吾吾答不上话。

“你好,我们发现一家疑似无牌无证食品加工作坊,现在同步将信息上传……”随即,网格员立即通过手机、对讲机、移动执法仪等智能设备将信息传到数据平台,网格中心迅速联合职能部门开展处置。

高效处置问题的背后,依托的是中堂镇“智网工程”二级信息平台。2020年,在市一级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中堂镇“智网工程”建立起满足镇内社会管理需求的二级信息平台,形成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各类应用平台的大数据资源库,在网格化服务平台下实现全镇“一网覆盖、协同办公”。

谈起建立中堂镇二级信息平台的初衷,中堂镇“智网工程”调度中心常务副总指挥长袁浩林表示:“市一级平台主要解决入格部门各入格事项的巡查和处置工作;根据全镇实际情况建立的二级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夯实及按需分级整理全镇出租屋、‘三小’场所、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基础数据库,为日后全镇部署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这一具有中堂特色的二级信息平台,中堂建造汇集各类信息的大数据库,使问题隐患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数字化创新工作机制

每天清晨,负责中堂镇“东向01”网格的管理员黄勇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智网工程”信息系统,根据系统任务提醒开始一天的巡查工作。

走进一家五金器材店,黄冠勇熟悉地与老板打招呼,便径直来到消防器材摆放点开始检查。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后,他又走上店铺的二楼进行问题“回头看”。“之前这里存在有违规住人的消防隐患,在经过我们的劝说后店家已经整改。现在我们还要检查落实,防止反弹。”黄勇冠说道。

这是中堂镇“智网工程”借用大数据平台,与各职能部门形成“采办分离”工作体系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成立工作专班负责、逐项落实工作、人员定岗定责……自2017年4月起,中堂镇在4年时间内不断完善优化“智网工程”建设。目前,一般常规入格部门有19个,涉及395个事项。今年以来,中堂镇隐患排查发现率达到34%,处置率达99.75%。

“我们还成立了无人机巡查队,优化对交通不便、环境复杂的区域排查方式,及时发现可疑地点,实现辖区治理无死角。”袁浩林介绍,利用数字化工具辅助24小时不间断地寻访摸排,实时上报疫情防控、消防和治安隐患、食品安全等各类事项情况,能够加速问题处置、将各类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他同时透露,未来将继续优化数据管理组的人员配置、升级二维平台为三维平台,将数字化治理深度融入“智网工程”。“我们希望将全镇社区(村)多项社会管理事项融入一张立体地图中,增强隐患排查、监管及整治效率。”

如今,网格员正成为扎入到全镇各个死角的“触角”,在一次次的数据流转间,中堂镇基层治理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记者手记

数字化美丽乡村一步步成为现实

走在路上,时常能看到身穿蓝色马甲的中堂镇网格员在巡查,他们边走边掏出手机拍照上传线索到云端平台,同时指挥中心还能实时给他们传达行动指令。这样的“蓝色身影”成为镇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江南社区,抬头就能在一些路段死角发现猫眼摄像头,加上治安卡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出租屋建设联网门禁等,在该社区上方已布下一张无死角、无盲区的智能化防控网。放眼全镇,中堂依托科技护城墙建设和5G技术,已全面铺开智感安防小区建设工作,用科技手段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驾车行驶在107国道中堂段上,“一路绿灯”不再是运气使然,而是交警部门打造的信号灯“绿波带”在背后提供帮助。这一智能交通系统对全镇23个红绿灯路口进行了改造升级,能够依托智能算法提供“绿波带”和紧急车辆的优先能行权。2020年8月启动至今平均车速大约提升了10%,也更好地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数字化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中堂的大街小巷、群众的掌上平台中,美丽数字乡村的愿景在一步步成为现实。在近一年的持续探索过程中,中堂镇的多点开花让人们看到了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也产生了不少值得各地区推广借鉴的有益经验。

在中堂实际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其突出的特点。

以文化振兴的建设为例,除了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运用阅读器、AR、VR、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外,中堂利用新兴产业发展浪潮,依托文创设计、“互联网+”平台,创新龙舟文化表现形式,让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实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多样化地留存。

而在中堂“智网工程”的建设中,富有中堂特色的二级信息平台正成为基层综合治理的一把利剑。该平台不仅着眼于纵向的各职能事项的解决,而是结合中堂基层实际,横向铺开——将镇域内网信、环保、城管、经济发展、创文、疫情防控等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统一采集、重点领域联管、事务联动联治。该手段有效提高了智网工作人员日常排查、处置、信息移交及部门数据共享的效率,将对未来全镇全域工作的部署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作为东莞两个省级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之一,当前,中堂镇正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以“一统揽三引擎五提升”为发展思路,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水乡生态新城。其中,要激发镇村经济活力,积极统筹、盘活镇村闲置土地和低效产业空间,鼓励村(社区)通过“工改工”等城市更新方式,提升镇村经济效益。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堂借力水乡功能区建设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区的发展契机,依托数字乡村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东莞“北大门”中堂将激发新动能,并成长为东莞水乡片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