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友善之城 最美“警色”
南方日报 2021-09-10 09:30:22

9月8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东莞召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东莞作为经济大市、制造业大市,正努力建设成为文明大市,为建设人文湾区作出示范。

友善,让城市更美更平安,让群众生活更舒适。今年东莞人口已过千万,全力在万亿GDP新赛道奔跑,冲刺“双万城市”建设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新一线城市挺进。

以护航“双万城市”为己任和使命的东莞公安队伍,主动肩负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重任,以放眼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创新探索,积极引领,助力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东莞公安队伍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被赋予弘扬友善爱心、志愿服务等特质,在东莞建设“友善之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最美“警色”,让友善厚植莞邑“平安土壤”。

打造最美“警色”

为城市营造平安发展环境

9月9日是新学期第二周的周四,晨曦微露,在莞长路的东城公安铁骑大本营,伴随着轰鸣声,铁骑队员奔赴辖区的“护学岗”。与此同时,交警等警种同步到岗,这是全市“护学岗”的缩影。保障平安、疏导车流、热心服务……民警们风雨不改地守护在全市各个“护学岗”。学校保安、家长志愿者等化身“义警”,加入到爱心护航队列。每天清晨,遍布全城的“护学岗”“护航巴士”“早晚高峰岗”等如同一股暖流在莞邑大地涌动。

友善,为莞邑大地注入亮丽的底色。东莞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向建设更高水平的新一线城市挺进,其背后凝聚着“友善之城”情结、沉淀着城市人性之美。

东莞“友善之城”植根于社会基层,这股友善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护航城市平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东莞建设“友善之城”过程中,公安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众多温暖的瞬间绘就了城市的美好图景。

日前,一段54秒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公安部门快速巡处护航、警民合力助困形成充满默契的场景,获得了众多点赞。

8月24日15时49分,莞城解放路与金牛路交会处,一辆轿车撞上路边石墩发生侧翻。在附近执勤的莞城公安分局路面巡处队动中备民警丁吴禹和队员李国枫、郑耀鑫赶往现场,发现车里有两名大人和两名小孩被困。

“抬车救人!”丁吴禹与队友立即开展救援。“莞警在,平安在”,莞警推动平安建设深入人心。在三名警员使劲扶正车辆之际,热心市民一涌而至,路人、货车司机、外卖小哥等迅速集聚。大家齐心协力,仅用了54秒便将侧翻车辆扶正,救出车内被困人员。丁吴禹说:“扶正车辆后才发现很多热心市民。我从警二十年,这次警民联动给我带来的感动印象最深。”

友善,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爱,同时激活了基层力量,发挥基层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此次救援中,匆匆的步伐、陌生的面孔因为爱心形成交集,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友善之城”的涵义。

城市友善氛围、友善环境的营造,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城市文化底蕴、市民文明素质和精神涵养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人性化的管理和执法。在参与救援的热心群众中,有冒着违章扣分风险的货车司机,有误了送餐任务的外卖小哥,但结果很暖心,交警部门认定货车司机因紧急情况(如救人等)产生交通违章予以免除处罚,外卖小哥被公司颁发“优秀骑手”嘉奖证书及奖励金。

东莞每天涌现着很多友善的场景,发生着很多温暖的故事。公安部门出警处置的大小事,与平安有关,与友善有关,很好地传递“友善之城”的正能量。

“这动作,太帅了!”很多途经的驾驶员被眼前“人肉电线杆”的一幕所感动。8月15日中午12时许,一辆大型货柜车行驶到塘厦镇环市南路时,刮到了电线,导致缆线垂坠下来。

塘厦铁骑刘柏文巡逻经过该路段时,发现电缆下坠造成道路拥堵并存在安全隐患,开展紧急处置。塘厦铁骑黄家堂接警后迅速加入队列。黄家堂做出一个决定:爬上警务室车辆车顶,用钢叉托举着电缆线,当起了“人肉电线杆”。随后,警务室辅警队员以及铁骑队员轮流接力托举起缆线,使得拥堵的交通逐渐通畅。

烈日当空,大家托举近3个小时,已是汗流浃背。途中遇到了下雨,铁骑队员撑伞在坚守。“你们太辛苦了!别中暑了啊!”有群众送上冰棍为队员解暑。

东莞建设“友善之城”过程中,有一抹抹“警色”融入其中,以平安色彩引领城市友善氛围营造,为城市添彩加墨,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在东莞加快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东莞公安奋战在前线,日夜守望着这座城的安宁,为城市营造平安的发展环境,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

加入“双万城市”建设

将友善元素植入基层土壤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一工作理念,只有短短的15个字,在企石公安分局东山村警务室社区民警谢树伦看来,不仅要记在心上,而且要用到实际行动,在实践中努力实现。

谢树伦所在的东山村,治安条件较为复杂,从数据上便可见一斑,该村共有流动人口约2.7万、工厂500余家、出租屋700余栋、商铺1200余家等。东山村却“逆袭”了,实现治安警情、群众纠纷、电信诈骗警情“三下降”。今年截至8月5日,东山村警务室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共计102宗,化解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大量的“潜在”警情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东莞公安机关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警务室,在此背景下,东山村警务室摸索出符合辖区实情的经验做法。该村警务室创建多维调解机制,有效地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防止矛盾纠纷升级为警情,从而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东山村警务室的做法是全市社区警务室探索基层治理的缩影。

当前,东莞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东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重要后盾。

日前,2020年度全省平安建设考评结果公布,东莞得分排名第二位,获得考评优秀等次。东莞继2018年、2019年后连续第三年排名全省第二。这得益于东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尤其是在助力“双万城市”建设中,东莞公安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站在群众角度解难题,促进辖区“警民一家亲”,在处理基层事务、解决邻里纠纷、服务群众等各个方面注入友善元素、彰显公安力量,助力东莞深化“友善之城”建设。

“只有沉到基层,站在老百姓的视角去看辖区的治安管理工作,才能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肖徽明是茶山公安分局派驻增埗村的社区民警,每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乡村道路。肖徽明将心比心地落实服务群众工作,通过真情的付出,拉近与群众的关系,一点点地积累群众基础。

增埗村面积6.29平方公里,为茶山面积最大的村(社区),其中实有人口7.2万多人,为全镇最多,实有房屋7400间、实有单位2900家。目前,增埗村有2名社区民警、12名辅警,面对较为复杂的治安要素,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今年上半年增埗村辖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6.92%,治安成效显著。

这与肖徽明与队友全力管好治安、用心做好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他努力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理念,为辖区营造友善、平安的氛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近年来,东莞始终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民生,服务民生,积极破解“急难愁盼”问题。东莞公安作为一线服务的中坚力量,创新治理手段,践行“枫桥经验”,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将友善植入基层土壤。

“枫桥经验”之一便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今年3月17日,中堂镇“江南社区特邀来莞乡贤调解室”正式揭牌,这是该镇创新基层治理的一次探索。调解室把化解辖区的矛盾纠纷、降低警情作为首要任务,常态化开通家庭矛盾纠纷求助热线,邀请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热心人士前来“坐镇”,进一步优化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公安部门精准切中群众的需求,接连推出人性化措施,友善力量无处不在。在东莞市公安局万江分局共联派出所,8名专职调解员驻点服务,全天候轮流化解矛盾纠纷。调解室除了有常驻的专职调解员,还邀请一批辖区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宣传法律法规和提供法律咨询等。

东莞公安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设“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载体,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把群众纠纷化解在最初。公安部门始终将友善元素贯穿于工作当中,筑牢了社会面的稳定和平安。

旗帜凝聚力量

彰显友善互助城市本色

“工业城市”“经济强市”等关键词成为东莞的城市标签,不过,近期在网络热传的暖心画面,让大家看到了东莞的另一面:温暖、友善、互助。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东莞公安在“友善之城”建设中,向市民和外界频繁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正面形象。当前,东莞公安开展巡处一体化,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持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东莞公安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要求,与特殊的岗位性质、高科技手段等紧密联动,使得巡处一体化机制、大数据平台等有机结合,有效地提升公安部门的处警服务效能,铸造守护城市平安的坚实后盾。

在莞邑大地,莞警成为一面流动旗帜,以党建为引领,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努力做到“民警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满意就在身边”。

“服务型公安队伍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中国好人、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王庆余说。王庆余经常参与和公安民警搭档的志愿服务。王庆余表示,数月前东莞全市进行核酸检测,天气炎热,工作人员都汗流浃背。“医护人员、公安、志愿者等紧密配合,互帮互助,执勤的公安为了维持秩序,一天下来嗓子都嘶哑了。”

在各个时间段、各个角落、各种节点活动,总少不了莞警的身影。东莞公安推进警力下沉基层,形成了一面流动的旗帜,给市民带来了更足的安全感,向全社会展示出东莞正能量。

当前东莞进入开学季,全市公安机关的法制副校长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校园向广大师生传授安全知识。“潘警官,您来了啊!”“潘校长好!”在学校各楼层进行安全检查时,不断有师生和潘洪波打招呼。潘洪波是道滘公安分局民警,兼任道滘镇纪英学校法制副校长。

东莞公安始终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挑选骨干民警担任各校园的法制副校长,致力于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坚持与校方共建“平安校园”。

东莞公安不遗余力地落实节点护航、日常保障等各个层面的工作,“零距离”守护、“零距离”服务,每天这座城市都上演着暖心的一幕幕。

7名铁骑声势浩大的护航,为了群众的需求而驰骋穿梭在车流中。8月4日,寮步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一群众报警,其在送受伤的女儿前往医院时,堵塞在莞樟路凫山路段急需救援。寮步铁骑快速反应,7人分工协作、冒着风雨,快速地将女孩护送至目的地。

8月26日18时20分许,虎门公安机动队员行驶路过粤华大厦时,遇到一名女子求助称其车无法发动。在机动队员的帮助下,车辆得以重新启动,女子向机动队员连连道谢。

……

一幕幕护航的暖心画面,体现了东莞公安兑现“群众有需要,我们一定在”的承诺。近年来,东莞公安职能发生转变,从以往的打击违法犯罪转变为“打击+服务”相结合,顺应了服务型公安的发展趋势,也提升了公安队伍的工作效率。

近年来,东莞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每年举行的志愿服务数量增多,公安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增大。“东莞公安将警力下沉到一线,切实保障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安全。”

在全市核酸检测期间,志愿者和公安部门相互支持、亲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多个核酸检测站点的安保、服务工作,充分彰显出东莞友善互助的城市本色。

东莞市政协委员殷毓德表示,近年来东莞公安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将警力下沉到基层,既提升了公安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也有助于提升市民遵纪守法的意识,进而营造平安、友善的城市氛围。

护航高质量发展

为“友善之城”注入强大活力

与东莞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东莞公安将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自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视角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全力为东莞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今年,在“平安东莞”建设中,东莞公安敢于“亮剑”,以群众安全感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对各类犯罪的防范打击能力。

东莞公安全力打造“东莞义警”队伍,义警在协助公安部门开展一系列工作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

“东莞义警”的定位是奉献、友爱、互助,自愿无偿开展社会治安防范和公益服务活动的群众性治安志愿者队伍。义警落实邻里守望、平安互助,共守平安家园,共创平安东莞。

义警队伍的发展壮大,为东莞打造“友善之城”创造了条件,友善、爱心元素贯穿于义警工作中,正契合东莞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初衷。

在殷毓德看来,义警的精髓在于一个“义”字,重在号召社会成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座城市贡献力量。

如今,东莞义警活跃在全市的路面街头、小区巷道,他们在应急处置、治安巡逻、治安保卫、防范宣传、防骗防盗、交通管理、调解纠纷等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与认可。

建设“友善之城”必定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东莞公安以己之力形成“小爱心”,正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形成汇聚的“大爱心”。城巴司机、外卖小哥、货拉拉司机等成为义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如“让爱回家”公益服务中心联合服务队等社会团队也纷纷加入义警,义警队伍正快速壮大。

“参加东莞义警交通劝导活动很有意义。我希望能做出榜样,指引孩子将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货拉拉司机唐建远是“东莞义警”交通劝导队南城大队货拉拉中队的一名队员。他说,要尽绵薄之力对社会作贡献。

今年1月起,在东莞市公安局统筹指导下,东莞交警组建了覆盖运输企业、快递、外卖、驾校、保险等行业的“东莞义警”交通劝导队伍,协助交警开展路面交通劝导、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等。有加入东莞义警交通劝导队的家长表示,通过参与劝导安全出行,让交通更有序、孩子更安全。

随着越来越多群众加入东莞义警,社会上掀起了“义警热”,推动东莞形成“友善之城”、营造爱心志愿服务的氛围。这对于东莞营造优质的社会治安管理环境、不断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越来越多的群体受这份爱心的感召,投身公益事业。河南暴雨期间,9名松山湖义警和3名志愿者载着20万救灾物资跨越1600公里,前往河南新乡支援,16岁的颜锦是其中一名志愿者。颜锦说:“父亲是一名义警,受他的影响,我听说河南受灾后决定前去支援,献出自己的爱心。”颜锦准备在18岁生日那天加入义警队伍,延续这份爱心。

东莞的志愿者规模大,志愿服务范围广,其中少不了义警的力量。“我经常看到义警在网络上发寻物、寻人、爱心支援的信息,一传十,十传百,增加了市民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也让更多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王庆余表示,公安部门推出的义警措施和东莞建设“友善之城”紧密契合,随着义警队伍的扩大,东莞志愿者的规模随之扩大,为“友善之城”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统筹:何建文

文字:何建文 见习记者 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