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结果公布:东莞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
i东莞 2021-09-09 12:09:24

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首批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日前,2020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结果公布,东莞市获评优秀等次,省委依法治省办予以通报表扬!这也是东莞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再度获评优秀等次。

近年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东莞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全省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市委坚持以上率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党校重点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共200多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以法治思维为引领

完善依法治市工作总体布局

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组织领导,32个镇街全部设立全面依法治镇(街道)委员会。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作为个人年度述职报告规定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

将“深入推进法治东莞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并列入督查事项,出台年度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建立年度依法治市工作台账,确保法治建设年度工作有序推进。

打造法治建设特色亮点。选取市市场监管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化矛盾纠纷防范和化解”工作作为我市年度法治建设特色项目,打造东莞法治工作亮点。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专题宣传,入围“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综合项目和单项示范项目4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以提高依法防控能力为重点

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防疫制度保障和法治宣传。出台《关于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意见》等文件100余份,以及“助企撑企15条”等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推出“不见面审批”2878项;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组建疫情防控律师服务团,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用好涉疫情六大公证便民措施,畅通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加大防疫执法力度,成功侦破“飓风24号”野生动物走私专案、“飓风68号”特大走私冻品专案等;开展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累计8.5万人次;严厉打击和查处哄抬防疫物资及设备价格、制售假冒伪劣防疫产品等违法犯罪案件1587宗。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

为粤澳港大湾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深化跨境商事登记改革。推进香港公证文书简化版试点,全面推广简化版公证文书的使用,印发《东莞市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实施方案》,破解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难题,香港投资者足不出户即可在莞落户投资。

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2020年,成立首家莞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组建市涉外律师服务团,推进我市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搭建涉外企业法律综合支援平台,推出系列《涉外企业疫情应对专刊》,帮助企业妥善应对潜在风险。举办涉外法律服务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助力律师服务对外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信用联合奖惩“一网通”,完成28个试点部门联合奖惩机制建设。纵深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建成政务云平台,基本建成政务数据大脑,汇集各类信息数据总量超过100亿条。上线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湾区通办”事项450项。东莞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三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以科学民主立法立规为抓手

切实保障良法善治

高质量推进地方立法,颁布实施《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东莞市水土保持条例》《东莞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制定和修订《东莞市公园管理办法》《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东莞市燃气管理办法》《东莞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渠道,《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民生立法项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获得10万多次的点击和关注。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市政府党组会议专题学习《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各镇街、各部门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提升规范性文件管理能力。全年出台《东莞市农民安居房管理办法》等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0份、部门规范性文件86份、镇(街)规范性文件148份。

▲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

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核心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挺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倍增计划”、“一平台三工程”等改革,打造一系列“放管服”品牌,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按照“有收有放、以放为主”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事权划分,充分放权赋能,建立事权动态调整机制,有序推进168项事权下放承接。推动许可审批提速,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3日。打造“莞家政务”品牌,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7%。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现签发电子证照242种。

加快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印发《东莞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建设指引》,所有镇街统一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发布《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下放884项县级行政职权给镇街独立行使,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

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印发《东莞市人民政府2020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各镇街、各部门在门户网站开设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专题栏目,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市政府法律顾问室依法履行法律审查职能,对全市重大项目、重大合同、疫情防控等重要文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600余份。

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

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2020年,我市健全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长期未结诉讼案件管理,构建排查台账、协调办理、督办督导、问责启动四项机制,入选广东法院首批“加强司法制约监督”专题改革案例。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健全“厅网线巡”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网上跨域立案,在线立案144487件,占新收一审民商事、执行案件的96.96%。

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国有资产保值、土地出让等领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2020年公益诉讼立案209件,发出诉前公告、检察建议170件。

持续改进行政复议诉讼工作。2020年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19宗,审结案件1317宗(含上年结转196宗),以我市各级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1861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进一步规范,市政府分管领导带头出庭应诉,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75宗。

以法治社会建设为牵引

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首批试点。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全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建立东莞市社会治理研究院,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2020年7月,我市在全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健全预防与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资源,成立东莞市调解协会,打造“莞邑调解”在线解纷平台。成立25个商会调解组织、50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20家律师调解中心、102个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全年共调解纠纷6.3万宗,调解成功率达98%。

▲长安镇“巾帼法治润万家”系列工作项目揭牌及授旗仪式

持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2020年,我市建设20个示范性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00个示范性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作用持续发挥,589名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年度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7万人次。组建第四届东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担任161家非公企业工会法律顾问;组织东莞市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为全市2857家中小微企业(外资)开展法治体检。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132宗,挽回经济损失10158万元。

抓实抓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20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100万人次。依托“校园法苑”青少年普法品牌,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宪法在我心中”法治宣传进入校园、“卫生法治大课堂”“民法典故事会”“法治小记者”等活动。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成效显著,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60家,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0个,创建进度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普法工作在2020年全省普法工作网上考评中荣获全省第一名。

文字:首席记者 李金健 图片:陈栋 陈帆 市司法局供图 制图:叶洁新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