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大朗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i东莞-大朗周刊 2021-09-02 14:43:38

■中国共产党大朗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现场 通讯员 叶惠涛 摄

8月27日,中国共产党大朗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朗镇委书记陈福坤以《凝聚赓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为加快“科创新城、品质大朗”建设而努力奋斗》为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科学部署今后五年工作,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的发展成效、更好的发展成绩推动大朗向更高层次迈进。

过去五年,大朗发展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综合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GDP达到358.4亿元,比2015年增长53%。未来五年,大朗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主动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推动“科创新城、品质大朗”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推动东莞在万亿元GDP、千万人口城市新起点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现城市与千万人口共生共荣贡献更大力量。大会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大朗镇委班子和镇纪委班子。

过去五年回顾

发展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朗镇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镇第十三次党代会主要任务,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发展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贡献了基层力量。

五年来,大朗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该镇增强政治意识,党的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各时期最新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深化改革开放,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区域融合加快推进。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契机,主动融入区域发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城市品质,宜居、宜业、宜商形象充分彰显。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牢记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创新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以基层实际为导向,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五年来,大朗凝聚强大合力,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尤其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朗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牢牢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考评中获评优秀,并持续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不松懈。过去五年,大朗总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侨务、统计、统战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镇的发展大局贡献了力量。

据统计,大朗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250亿元、300亿元、350亿元三大台阶,2020年达到358.4亿元,比2015年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税收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120亿元、75亿元、50亿元、130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4倍、1.5倍、1.6倍、1.4倍;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450亿元和380亿元,是2015年的1.6倍和2倍;进出口总额达245.1亿元,财政可支配收入达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4亿元。拥有“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文明镇”等23张国家名片,连续五年入围全国百强镇。

陈福坤表示,一项项令人振奋的工作成绩体现了五年以来极不平凡的努力和拼搏、坚守和付出。过去五年的成功实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只有毫不动摇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我们才能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福祉。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我们才能稳步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前列。大朗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历届镇党委政府的接续奋斗,离不开全镇人民的团结拼搏。

今后五年谋划

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踏入新的百年征程的起步之年。陈福坤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踏上“十四五”的新征程,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时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乘势而上、奋力前行,走好大朗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后五年,大朗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以参与“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为牵引,强化规划引领、产城并重、以人为本,聚焦空间、产业、城市、民生等领域,主动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改革开放力度更大、城市综合环境更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推动“科创新城、品质大朗”建设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质量更高。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全力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提质发展,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更优化、布局更科学。

——改革创新力度更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新动能培育发展能力,主动融入深圳都市圈,在规划发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城市品质、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方面学习借鉴深圳经验,构建与松山湖功能区城市品质同步、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发展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巩固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城市综合环境更优。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城市建设要求,聚焦品质内涵的提升和市民获得感的增强,融入荔枝、篮球、毛织等大朗元素,打造具有大朗特色的城市面貌,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人民生活品质更好。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法治大朗、平安大朗建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大幅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着力提升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卫生健康服务质量,促进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打造民生幸福高地。

到2025年,大朗要在经济质量、城市品质、社会治理、民生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与松山湖功能区、松山湖科学城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积极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中共大朗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当选结果

党委书记:陈福坤

党委副书记:方德佳、李道军、谢伟良

党委委员:蔡培光、杨永成、钟杰、李柱焜、梁云聪

中共大朗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当选结果

纪委书记:梁云聪

纪委副书记:杨健、叶伟洪

纪委委员:刘贺斌、刘志达、韩淑儿、吴磊超

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长7%左右

今后五年,大朗的总体目标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GDP年均增长7%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以更高的发展成效、更好的发展成绩推动大朗向更高层次迈进。

工作计划

●未来五年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激发党建引领新活力。

二、坚持育增量、优存量,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三、坚持搭平台、重服务,谱写科技创新新篇章。

四、坚持提品质、创特色,营造城市发展新面貌。

五、坚持惠民生、促和谐,增进人民生活新福祉。

六、坚持防风险、保稳定,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数说大朗过去五年成绩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250亿元、300亿元、350亿元三大台阶,2020年达到358.4亿元,比2015年增长53%。

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税收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120亿元、75亿元、50亿元、130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4倍、1.5倍、1.6倍、1.4倍。

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450亿元和380亿元,是2015年的1.6倍和2倍。

进出口总额达245.1亿元,财政可支配收入达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4亿元。

拥有“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文明镇”等23张国家名片,连续五年入围全国百强镇。

招引超亿元项目45个,总投资额达到217亿元。

连续两年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其中2020年投资额达到152.5亿元,为历年之最。

规上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从39.8%上升到64.1%。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34家,是2015年的6.5倍。

规上工业企业达540家,是2015年的1.6倍。

毛织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600亿元,拥有7个直播基地。

成功举办每年一度的“织交会”、毛衣节等10项行业品牌活动,获得“共建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先行区”等荣誉称号。

全市首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落户大朗,自2020年11月以来报关单货值已突破320亿元。

新增国家、行业等标准30个,全镇省级以上名牌名标达11个。

深入推进123项乡村振兴项目,推动水平、巷头等5个村(社区)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

设立2.5亿元人居环境提升专项资金,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升级改造公厕91座。

累计协助乐昌引进项目167个,总投资达208亿元。

投入8.8亿元,建成污水管网超477.4公里、整治“散乱污”企业3175家、治理VOCs企业290家,全镇22条河涌中有18条达到V类水标准。

投入超12亿元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争取在今年动工建设,加快打造长盛核心区15分钟优质生活圈。

投入超22亿元发展教育事业,推动12所公办学校全面启动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公办学位1万多个,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按期完成。

举办各类文化品牌惠民活动超4100场,受惠群众达433万人次。

连续三年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违建治理总面积超351万平方米。

推出190项“不见面审批”“零跑动办事”服务,群众满意率达100%。

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万户,是2015年的2倍。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 黄启穆 叶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