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飘馨展活力!麻涌这个村的老祠堂变身文化大院
i东莞 2021-08-29 13:10:55

浅浅一湾新基河从村中穿过,站在翻身桥上环顾四周,停靠在埠头的龙舟,依水而建的凉棚,明清时代的祠堂庙宇,紧凑的民宅小巷在视野中次第展开……如今的新基村,依旧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水乡万千风情。

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水乡古村,正悄然发生巨变。目前,新基村计划投入3000万元推进“水乡特色示范村”建设,依托修缮古建筑、盘活古祠历史资源、振兴粤韵文化、扮靓村道小巷等举措,让古村再次焕发新生机、新活力,不久的将来一幅唯美的水乡美景将得以重现。

读懂新基从莫氏祠堂开始

新基村因河涌密布,土壤肥沃,曾称“宁乐里”。村民自古临涌而居,拥有水乡质朴的性情,各姓氏共建乡梓、和睦相处。而要读懂新基,还得从祠堂开始。

火红八月,记者从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赶到新基村,村内环境清幽、风情浓郁,河涌剔透碧蓝,清澈见底,两岸古榕参天,翠竹遍地。翻身桥上人来人往,桥西侧的莫氏祠堂已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莫氏祠堂是新基村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祠堂。祠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年历史。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最近一次大修在2006年,保存了消失已久的一祠四墅形制。

造访当天,正下着一场小雨,经历春雨沐浴后的莫氏祠堂更显宏大与壮观。进入祠堂,穿过了狭长的广场,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伫立在中央,里面是一个四合院建筑。广场的右侧,是祠堂最有历史价值的所在——几块灰白的麻石碑刻上,篆刻着莫氏家族史。屋脊上,不时能见灰塑花鸟、人物山水;壁画则以传统诗词配上山水花草和人物,显得恬静休闲。

和大多数单姓氏祠堂不同,莫氏祠堂虽然称“莫”,实际上是一座多姓氏祠堂,由新基村各姓氏共同出资修建,彰显共建乡梓的亲情。村中各姓氏的族人,都可以在这里聚会。

除了莫氏祠堂外,璞潮家庙、月川莫公祠、爱东莫公祠……大大小小的祠堂在村前河涌沿岸一字排开,充分体现出水乡村落布局的亲水性。新基村党委委员丁笑如说,新基村现保存明清时期祠堂11座,为研究新基发展史和岭南地区祠堂建筑史具有一定价值。

“孝德”为古村注入温润内涵

经过数百年来的演变,祠堂也成为新基村重要的文化载体。丁笑如告诉记者,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和谐。

现在,莫氏祠堂已经从家族式祠堂延伸变为“村史展览馆”“麻涌镇中小学德育基地”“古梅乐韵基地”,成为了村民学习历史文化、曲艺交流学习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祠堂,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润。而祠堂文化也影响了当地许多村民,并对村里的孝德文化引以为傲。

在莫氏祠堂石牌坊横额上,两边分别雕刻着“人伦坊表”“孝友家风”等大字。丁笑如介绍,《莫氏家训》至今仍置于莫氏祠堂中,村民谨记祖训传承信义谦和、恭敬勤俭、以德胜人等优良传统。时至今日,训育着一代又一代子孙后人,处处彰显着孝德文化。

围绕打造“孝德”品牌,新基村绘制孝德文化墙,开展“耆爱荟萃”老年人关爱计划,举办老人宴,营造浓厚的尊老爱老氛围。同时致力于建立全面而长效的敬老机制,例如在2019年成立了一个党员志愿者小组,长期为村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点对点帮助。

和谐文明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基村民,先后涌现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莫许芳、萧初安,“东莞好人”罗启贤等大批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践行孝德风尚。

古建筑变身文化传承新载体

与大多数水乡村落一样,新基人对粤曲情有独钟,不仅爱听也爱唱。每到夜晚,村里到处是一片锣鼓欢腾、韵律悠扬的景象,而月川莫公祠则变身成为新基曲艺中心,每天晚上,唱私伙局的村民便三三两两来到公祠,天天都要过把戏瘾!

谈起新基村曲艺历史,最早要追溯到民国初年,第一个私伙局——夜色文艺团以飘色形式演唱折子戏,深受村民欢迎。新中国成立后,粤曲爱好者组建了“百家鸣”业余粤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粤剧《铁桥恨》在戏院上演,场场“爆棚”。1993年,新基曲艺中心在月川莫公祠成立,多次代表麻涌镇参加市内外举办的各届粤曲比赛,皆获殊荣。2000年,新基村又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2014年后,麻涌镇全力打造“古梅乐韵”文化品牌系列活动,以莫氏祠堂为大舞台,邀请知名艺术表演家和当地粤曲发烧友免费为群众演出。每周六,莫氏宗祠准时“开唱”,《花田错会》《东方之还》……一个个经典曲目在祠堂里轮番上演。村民莫肖云说,自己退休后最快乐的时光便是与戏迷朋友在莫氏祠堂看粤曲表演,不同年龄段的戏迷围坐在一起,此时打破了年龄的鸿沟,共同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中。

据介绍,“古梅乐韵”是以弘扬曲艺文化为主题,集合表演、欣赏、交流、培训、展览及讲座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文化品牌,借助麻涌镇“曲艺之乡”的良好平台,深挖浑厚的曲艺文化内涵,使富有水乡特色的曲艺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此基础上,为让"古梅乐韵"这一曲艺品牌走得更远,麻涌从品牌的酝酿到人员的配置和活动的策划都做了详细的规划,整合了曲艺名家、镇内曲艺团体、少儿业余粤剧团以及曲艺爱好者等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曲艺素养,全力打造一个专业化、大众化和精英化的曲艺文化品牌。

“如今曲艺文化不仅涵养了乡风文明,而且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麻涌镇文化服务中心群文室副主任曹笑表示,通过搭建展示平台,不仅活跃了基层文化氛围,还让广大群众在传统文化熏陶中精神更加富有,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结合“省历史文化名村”这一优势,新基村计划投入3000万元推进“水乡特色示范村”建设,对村内的古建筑、街道、河涌、凉棚等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特别是以莫氏祠堂为中心,打造一横一纵示范街,大力振兴粤韵传统文化,吸引粤剧名人到村交流,培育一批后备人才。

文字:袁健斌 图片:赵晗锐 麻涌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