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镇党代会|大岭山: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i东莞 2021-08-27 19:04:01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202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1亿元,对比2015年末增长37.5%。R&D占比提升至2.61%,高企总数大幅提升至210家,是“十二五”期末的6.36倍……

8月27日,中国共产党大岭山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岭山镇委书记张拔海作报告,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2021年以来的工作,明确“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动员全镇上下凝心聚力、铆足干劲、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大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左右,实际执行时争取更好结果。”张拔海表示,大岭山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望“十四五”

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大岭山镇坚持党建引领,走实五大发展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五年来,大岭山全力支持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积极承接深圳、松山湖优质产业辐射,成功引培伟创力、德普特、拓斯达、大族激光等多家优质企业,“电子信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逐渐壮大,家具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速,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3.5%和36.1%,“4+1+N”多元支撑产业体系初具雏形。

大会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明确未来五年目标任务,强调要走稳走好“六步棋”,奋力推动大岭山“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报告指出,以三个“新发展”为导向,抢抓“三区”叠加、“双区驱动”等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建设再上新台阶。

聚焦“创新+产业”,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举全镇之力支持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打造“4+1+N”先进制造产业体系。聚焦“城市+人才”,增创引才留才新优势。全方位打造人才创业就业新舞台,形成“人才聚岭、人才爱岭”的社会氛围。聚焦“民生+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巩固企业扎根大岭山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聚焦“文化+品牌”,增强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坚持走好“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品牌路径。聚焦“改革+开放”,争当莞深融合发展先锋。主动融入前海合作区建设,积极承接前海、深圳优质的政策、产业、高端服务业、人才等资源外溢。

目标任务

2025年GDP达400亿元左右

“十四五”期间,大岭山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左右,实际执行时争取更好结果。

大会从深化品质攻关、深化创新驱动、深化项目培育、深化融合开发、深化基层治理、深化以人文本六个方面,系统回答了大岭山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以及完成各项任务目标的具体措施。

在“十四五”期间,大岭山将深入推进“一心二轴三带四站五组团”规划建设,完善“三环六射二联”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大岭山北站TOD、大岭山站TID综合开发,支持配合松山湖二通道规划建设,争取到2025年底前打通建设路延长线。

在此过程中,大岭山将行而不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工改工”为城市更新主攻方向,加快豪顺精密科技、朝胜物业、嘉城云峯、大岭山广场南等镇村工业园和商住类更新单元升级改造项目,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示范片区。

立足“双区驱动”,大岭山把优势资源集中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以科学城建设为契机,扭住企业创新“牛鼻子”,加快推动创新生态建设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

围绕“4+1”产业集群,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供需信息平台,吸引更多配套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落户大岭山。争取到2025年底前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同时,大岭山培优培强龙头企业,推动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支持拓斯达、德普特、伟创力等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到2025年培育出4个百亿元产值、多个50亿元产值企业,以及不少于4个总部在大岭山的国内上市企业。

文字:吴金华 图片:大岭山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