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三防办获悉,预计,“韦帕”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加强,即将于20日中午至夜间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13~14级,38~42米/秒,台风级或强台风级),最大可能在广东珠海到阳江一带沿海登陆,随后将于21日白天移入北部湾海面,并将于22日下午到夜间在越南东北部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11-12级,30-35米/秒)。
为防御“韦帕”带来的大风和暴雨,东莞各镇街迅速行动,全力筑牢防风防汛防线。
在立沙岛,立沙岛应急管理分局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各项台风防御工作。强化隐患排查整改,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基础设施、在建工程等进行全面安全排查。重点加固容易被风吹倒的搭建物,并清理疏通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严防内涝发生。加强公众宣传引导,通过入户走访、现场告知等渠道,向辖区企业和在建工地普及台风防御知识,明确避险场所位置及疏散路线,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应急响应级别,严格执行提升后的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并已储备充足的沙袋、雨衣、应急照明设备等物资,随时备战处置各类突发险情。

7月19日,在松山湖,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阳带队开展督导检查。在市轨道1号线广医站地下施工现场,检查组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查看设备用电安全、高处作业防护设施等关键环节。在莞深高速改扩建第八合同段,检查组详细了解桩基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在松山湖中心小学旁树木倾伏风险点、松木山水库及南畲塱排涝站、凯金新能源企业、佰维在建工地,检查组实地查看树木加固、水库水位调度、排涝设施运行、企业防台准备等情况。

7月19日,石碣镇相关领导率队开展防汛防风督导检查。检查组到水南村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实地查看、查阅台账和听取汇报等方式,重点检查防汛防台风物资储备情况,详细了解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管理维护及调配机制,对现场值班人员值守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并查看村级风险地图和值班值守系统运用情况。随后,检查组到达鑫江滨新城检查地下车库防汛设施,详细了解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和使用情况。

连日来,虎门镇迅速进入迎战状态,聚焦关键环节、压实各方责任。全镇29个社区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提前开放28个应急避难场所,配齐生活用品、食品等物质,对抽水泵、冲锋舟等救援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水务部门提前组织人员在太平水道、长堤路安装防洪挡板,储备足够数量的沙包;农林水务局逐船督促渔民落实回港避风要求,同时,组织人员对渔港码头设施进行检查加固。截至7月19日12点,全镇共有渔船210艘,涉及渔民576人全部安全返港;该镇城管分局出动58人次排查辖区内广告牌23处,巡查道路路面坑洼32处,排查树木297棵,清理堵塞垃圾0.3吨、雨水井90处。住建部门对全镇在建工地、自建房屋进行拉网式排查;自然资源部门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累计出动305人次,加密对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频次,强化监测预警。

常平镇严格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镇联系村,村联系户”和 “四个一”工作机制,开放全镇32个避难场所,对240间危房进行全覆盖巡查;对7个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点进行巡查值守,向周边群众发出预警预告提示;32个在建工地落实防风加固措施,68个物业小区地下空间排涝设施全部设置到位;仁和水、寒溪河、石马河沿线联合实施巡查值守,提前预置抢险物资;在14个沿河村(社区)设置3个梯队,共270名抢险救援人员参加联合值守备勤,确保随时进入抢险战斗状态。

长安镇各防风防汛责任部门派出工作组重点针对沿海堤防、行洪河道、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等部位加强岸边风险排查,推动落实重点建筑物、行道树木、玻璃幕墙、广告牌、龙门架、塔吊及高空作业设施的防风措施,督促执行“三人小组”机制,加强城市内涝监测防御,提前落实地下车库防汛物资和设备设施准备等安全防范工作,强化地质灾害点隐患排查整治,并深入检查社区避难场所、在建工地、地质灾害风险点、广深高速公路扩建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做好防风防汛工作,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