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疗法又名“发泡疗法”,也称“敷贴发泡”,源于我国古代冷灸疗法。当下正是适时开贴的时候,想要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防病治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市民可留意。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即将推出今年的天灸开贴工作,伏前加强7月10日开贴,有需要的市民可提前做好了解和准备。
人体穴位贴敷,治疗秋冬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顽固疾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黄帝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热盛,温度高,湿度大的季节。此时阳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扩张,药物贴敷治疗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为驱散内伏寒邪、增强阳气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灸”疗法又名“发泡疗法”,也称“敷贴发泡”,源于我国古代冷灸疗法。将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和外治法有机结合,选用通经、祛寒等药物,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肌肤腠理处于开泄状态的时期,进行人体穴位贴敷,治疗一些在秋冬季节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顽固疾病,并可减轻很多内服药物对人体的损害,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具有防病治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适应症较多,呼吸、消化系统等均适合
天灸的适应症较多,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等肺系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泻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等虚寒性疾病。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梦多,易醒。
痛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月经不调、虚寒不孕等。
儿科疾病:小儿厌食、遗尿、小儿易感、小儿保健等,以及疲劳综合征等各类亚健康人群,可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均属于天灸适应症。
该医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天灸疗法,根据岭南地区气候、地域特点,医院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燊教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经过临床不断验证总结,形成了该院独特药物配方开展天灸贴药疗法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顽疾,因临床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所认可,近年来贴药人数不断创下新高。
温馨提示:
逾期者可两天内(8:00-12:00;14:30-17:30)至医院总院门诊大楼5楼针灸推拿门诊13号诊室或分院住院部三楼康复医学科补贴。
贴药注意事项:
1.成人贴药时间一般为1小时,儿童0.5小时,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热、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有的敏感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敷贴的药物中含有辛香刺激的药物。如穴位上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如症状严重者前来医院处理。
3.贴药期间(即三伏天贴药期间)要禁忌生冷凉性寒的食物,不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等食物。皮肤过敏者禁食海鲜、虾、牛肉、鸭、鹅、花生、芋头、豆类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发物,以免加重过敏症状,影响疗效。
禁忌症:
孕妇、一岁以下幼儿忌贴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发热、高血压血压不稳定者、糖尿病血糖未得到控制者、肺结核未痊愈者、甲亢甲功能不正常者忌贴药;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忌贴药;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忌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