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常平镇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一颗小小的台球正释放出新的动能。
国家级斯诺克运动员成了村民,引领乡村文化新风潮;斯诺克赛事的举办,吸引客流激活消费市场;斯诺克产业聚集,助推乡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随着该镇“斯诺克强镇”建设的持续推进,兼具时尚与潮流元素的运动正成为常平乡村振兴的有效助推器。
5月8日,记者走进常平镇采访发现,“百千万工程”与斯诺克运动正在这里融合,以体育赛事为纽带、产业发展为引擎,推动城乡资源联动,全力探索镇村融合发展新路径。
▲常平镇正在打造“斯诺克强镇”,斯诺克氛围浓厚
国家级运动员落户,乡村刮起斯诺克风
昔日泥泞小路变成平坦水泥路,斑驳墙面绘就精美墙画,污水池塘摇身化作碧波荡漾的景观湖……5月8日,记者走进常平镇桥沥村,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桥沥公园里,烟火气中尽是祥和温馨。
桥沥村党委委员马康宁介绍,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桥沥村把建设美丽乡村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农房微改造”、打造“四小园”等举措,强化农房管控与村貌提升。同时,精心打造主题文化墙绘街区,让村居颜值实现跃升。
乡村风貌的华丽蝶变,与一股新兴文化风潮相互交织。“以前村里环境一般,大家闲下来不是打牌就是闲聊。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斯诺克的氛围,大家更喜欢运动了。”马康宁说道。而这一转变,得益于常平镇全力推进的“斯诺克强镇”建设。
通过政府搭台、协会运营的模式,常平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顶尖斯诺克赛事,如2024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024CBSA中国斯诺克青少年系列赛东莞常平公开赛等。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常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刘宏宇的带领下,桥沥村在常平镇举办的村级斯诺克比赛中夺冠
面对“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桥沥村在思考:如何借力“斯诺克强镇”建设实现新突破?2024年,桥沥村成功引入国家级运动员刘宏宇落户。
今年1月4日举办的第一届2025全民健身常平镇斯诺克团体赛锦标赛,是全国首次以村(社区)为单位参赛的斯诺克赛事。来自常平32个村(社区)的96名斯诺克爱好者同场竞技,让这项原本“高大上”的运动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刘宏宇的带领下,桥沥村在这一赛事中一举夺冠。这场胜利,不仅为桥沥村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更促使乡村在发展工业经济、提升乡村面貌的同时,将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力争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竞相拥抱斯诺克,融合发展添新能
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民宿,农家菜馆生意变好……在常平,随着“斯诺克强镇”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场场高规格赛事接连上演,吸引了游客、球迷的到来。常平迅速抓住流量红利,以斯诺克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杠杆。
这股“"斯诺克热潮”带来的红利,让一些村(社区)尝到了甜头,也激发了更多发展的热情。东莞台球协会会长黄铸锋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常平多个村释放出了创建“斯诺克强村”的信号,一场围绕斯诺克运动的乡村发展新实践正在展开。
常平镇土塘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里,斯诺克产业蓬勃发展,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运动氛围。
▲位于土塘村的博爵台球抢抓行业传统旺季,积极出货
走进位于土塘村的博爵台球,记者看到,出货区的工人们正在进行打包,出货区几台货车在一旁等待装货。“4月份以来,是台球桌销售的传统旺季。”博爵台球公司销售负责人姚西林介绍,常平斯诺克氛围浓厚,镇村也对企业进行扶持,预计今年能实现业绩增长。
据了解,土塘村内集聚了博爵台球桌、台帝球杆等龙头企业,为该村打造“斯诺克强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技术、品牌和人才基础,同时也为村内文体事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
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土塘村当前正在创建 “斯诺克强村”,把斯诺克运动与土塘传统优势深度融合。土塘村党委书记黄炳康表示,将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与“斯诺克强村”建设相融合,积极引进斯诺克赛事,培养本土斯诺克人才,打造独具特色的斯诺克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为村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文体氛围,努力实现文体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
▲常平镇正在规划建设的斯诺克中心
与此同时,常平镇正在规划建设斯诺克中心。以此为依托,常平将大力引进斯诺克器材制造、赛事运营、培训服务等全产业链企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斯诺克产业园区。此外,还将精心培育“斯诺克主题活动月”IP,推动体育赛事与景区、街区、商圈深度融合,激活文体旅消费新活力。
“我们将聚焦产业生态优化与新兴消费培育,积极谋划发展新篇。”漱新村党总支书记陈炳伦满怀期待地表示,东莞常平斯诺克中心位于漱新村,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漱新村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积极拥抱斯诺克运动,力争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斯诺克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