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创新推出两条“无废足迹”精品路线,充分展示东莞“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开启“无废之旅”。凭借超萌的“青甲小E”IP打造网红打卡点,市民群众通过实地走访,在亲身体验与互动分享中感受“绿色低碳”的轻松生活,以实际行动参与源头减量和降碳实践,成为“无废城市”的倡导者与传播者,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在全城掀起“无废”热潮。
连接12个特色实践点位
自2022年跻身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创建名单以来,东莞聚焦“东莞智汇城市无废”理念,示范建设“无废工厂”“无废社区”“无废公园”“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无废校园”“无废机关”等“无废细胞”,全域共建、全民共治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打造了两条具有东莞特色的“无废足迹”精品路线,进一步推广和展示“东莞智汇城市无废”品牌形象,为“美丽东莞”擦亮“绿色”底色。
▲东莞创新推出两条“无废足迹”精品路线
据介绍,东莞“无废足迹”精品路线分别以“生活处处是无废”和“引领智造看无废”为主题,串联12个特色实践点位,在生态修复、企业实践、社区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构建多维示范体系。
通过互动式路线设计,将工业转型、垃圾分类、资源循环等场景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空间,既展示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前沿成果,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形成“技术革新+场景营造+公众参与”的立体化实践模式。
生活处处蕴藏“无废”理念
“生活处处是无废”路线串起南城街道水濂山碧玉湖公园、南城石鼓社区、万江谷涌社区、麻涌创艺生态园、松山湖“无废园区”、东坑镇第三小学。这条路线横贯5个镇街(园区),聚焦社区的无废实践和休闲生态旅游。
▲万江谷涌社区开展生态研学活动
水濂山碧玉湖公园由废旧采石场改造而成,经生态修复形成“一池二环八景”景观格局。南城石鼓社区和万江谷涌社区将“无废”理念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多元科普宣传和家校社区共建活动培育绿色新风尚。居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东莞市麻涌创艺生态园以“零废弃”为目标,依托自然循环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在这里,市民可参与手工制作、农耕体验等活动,在实践中感悟“无废”理念与自然循环的魅力。
▲“青甲小E”现身南城碧玉湖公园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园区”典型案例,既坐拥松湖烟雨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汇聚易事特、东阳光等行业龙头,在生态旅游、科研创新、工业生产等领域全方位展示“无废园区”建设成果。东坑三小创新实施学科融合教育,将“无废”理念渗透各学科教学,为“无废城市”建设培养新生力量。
“无废”引领企业智造创新
“引领智造看无废”路线以企业为主,包括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广东优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中汇(东莞)循环经济示范利用中心、广东擎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实践,通过生动的无废措施和具体行动,让人感受源头减排、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带来的科技进步和愉悦生活。
▲中小学生走进东莞市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感受“无废城市”建设成效
慕思公司引领家具行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转型;东莞市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作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东莞市“无废城市”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发挥重要示范作用;优废公司通过工业固废处理智能化解决方案构建工业绿色生态;马可波罗公司以“党建+生态”赋能发展,创新生产工艺,为陶瓷业树立绿色标杆;中汇(东莞)循环经济示范利用中心构建多固废协同处置模式,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擎洲公司打造“零碳工场”,探索可复制的园区低碳发展路径。
东莞将持续深挖特色资源,打造更多创新示范性“无废细胞”点位,搭建市镇两级精品路线体系。这些路线将作为亲子科普、生态研学及经验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进一步夯实“无废城市”建设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