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肆意加征关税,全球贸易秩序因此遭受严重扰乱,其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更是让广大外贸企业深陷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面对新一轮关税冲击,东莞外贸企业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他们的发展信心又如何?连日来,记者深入走访东莞多家外贸企业,直击莞企在困境中的破局之路。
东莞,作为全球贸易版图中极具影响力的外贸名城,堪称观察中国外贸态势的一扇重要窗口。其外贸发展历程,无论是呈现繁荣向好的蓬勃景象,还是遭遇艰难曲折的困境,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起伏,都蕴含着可供深入剖析与挖掘的丰富内涵。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东莞外贸企业积极拓展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这也成为许多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强大后方。受访企业纷纷表示,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拓展多元市场,化解关税风险
4月9日,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全球股市低迷。但在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依旧,发货区内,数百个标有不同国家企业订单信息的木箱,正由叉车有序运上货车装柜。
这是东莞石龙镇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深耕显示产品领域,为国际一线品牌定制多样化显示产品。公司副总经理王太刚表示,关税虽对公司有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截至去年,公司营收已达15亿元左右,今年预计将升至16亿元。
王太刚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中强公司持续调整市场策略,优化内外销比例。早期,企业外销占比超90%,如今这一比例已调整为4:6,对外销市场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市场布局更加稳健合理。

“我们采取国内研发、国外生产的策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王太刚态度乐观:“尽管市场销量可能会有波动,但需求始终存在。”为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中强几年前便在泰国规划新工厂,目前工厂已动工建设。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锂电池出口前20强企业,选择将目光投向更为靠近美国的墨西哥。“美国市场虽大,但动力电池领域对中国企业投资存在限制,所以我们考虑开拓其他市场,比如墨西哥,同时也在考察欧洲的波兰、法国、匈牙利等国家,在匈牙利合资建厂的可能性较大。”该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何启明向记者透露。
何启明介绍,目前企业采取“三驾马车+双轮驱动”的战略,同步关注全球供应链。针对关税问题,博力威正与客户探讨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代工,并且已开始相关尝试。

记者发现,加快开拓广阔的新兴海外市场,已成为莞企的共识。多家企业外贸负责人表示,合作客户并非只有美国,本轮关税冲击虽带来压力和挑战,但不足以压垮企业。
进口企业同样在积极调整战略。在关税的阴霾下,背靠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的东莞市富之源饲料蛋白有限公司,显得较为从容。在富之源的精炼车间内,纵横交错的管道有序排列,榨油车间产出的原料油在管道中流动,经过多道工序,最终精炼成人们日常食用的一级油。车间外,车辆进进出出,远处码头边,也停靠着多艘准备出海的货轮。


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车间2015年投产,至今已有10年。目前,车间每天可生产1150吨食用油,去年加工量超30万吨,足以满足全东莞人一年的食用油需求。
作为广东省外贸百强企业,富之源有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底气。“公司迅速调整策略,将采购的美国大豆替换为巴西大豆,而且今年巴西大豆丰收,这还降低了公司成本。”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彭登攀告诉记者。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是东莞外贸的一张亮丽名片。它是全球知名且规模较大的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公司,在中东、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并且在越南设有分公司。
优利德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已提前制定详细的市场拓展方案,规划好了战略布局,包括产品线的迁移与优化。“客户对产品的依赖度较高,这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沿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一步深化国际业务布局。

夯实产品根基,增强竞争实力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产品实力。在调研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东莞外贸人面对风险与挑战敢于突围的底气,源自对自身产品的自信。
走进中强公司的展厅,各类显示器琳琅满目,充分展示了企业的研发成果和创新实力。其中,一款15.6英寸便携式显示器格外亮眼。这款显示器在2021年CES电子展上助力品牌商荣获大会创新产品设计大奖,是中强精英的行业首创之作。
从中强公司的各类液晶显示器、商用和医疗显示设备,到新能源车车载显示、液晶屏模组,再到液晶控制板(T-CON)以及Mini-LED、OLED等新型显示产品,业务范围广泛且深入,服务对象涵盖行业内全球前十品牌商。与众多外贸企业不同,该公司坚守ODM模式。

“我们自主设计研发产品,除芯片和液晶玻璃外,其余部分均由公司自主完成。”王太刚介绍。这种模式对研发能力要求极高,而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800多名员工中,研发人员超200名,占比近四分之一。如此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企业持续创新、推出前沿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莞市品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坚持ODM模式。公司相关负责人Ally告诉记者,仅与某个知名家电品牌合作,业绩就已突破两亿元。“很多客户只看重价格,但我们企业不想陷入低价竞争的红海。我们希望能与客户找到同频点。”她说。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品佳公司积极布局宠物赛道,抓住宠物经济的发展机遇,推出了电控香薰空气净化器。
练好内功,用优质产品说话,已成为近年来外贸企业的普遍追求。
过去,稳定的客户资源和成熟的销售渠道,让位于石排镇的东莞港电电器制品有限公司营收稳步上升,企业发展顺利。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企业果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实现代加工生产和自主研发产品协同发展的“两条腿走路”模式。

据企业相关负责人黄焕全介绍,港电公司一年出口额约5亿元,其中代工生产的卷发器、直发器等产品占比高达6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扭纹发热板美发器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台。
来自新加坡的益海嘉里集团在东莞设有6家工厂,业务涵盖压榨、精炼、面粉、大米、日化等领域。多年来,该企业生产的食用油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充足的产能和丰富的产品线,为其开拓新市场奠定了信心和基础。
“我们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升级,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比如,我们成功攻克稻米油精炼的技术瓶颈,研发出营养价值高的金龙鱼谷维多‘双一万’稻米油。”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彭登攀介绍,这款稻米油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不仅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还已在日本和美国上市。
“只要消费者还要吃饭,我们就能找到市场。”彭登攀说。

政企携手共进,共克关税难题
面对美国高关税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莞企并非独自应对。
记者走访的多家外贸企业都在积极筹备春季广交会。广交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多的国际性展会,也是东莞企业当前对冲压力、拓展新市场的重要平台。作为外贸大市,本届广交会上的“东莞军团”规模庞大,共有458家企业参展,展位达958个,其中品牌展位企业26家,品牌展位数112个。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企业参展积极性显著提高,许多企业首次参展。前文提到的中强电子、富之源、港电公司均是首次参展。他们表示,一方面希望借助广交会推动内销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也期望在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作为广交会的常客,东莞市厨管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见证了广交会的发展变迁。企业相关负责人回忆:“早年欧美客人拿着现金到广交会上下订单。”如今虽不复当年盛景,但今年依旧收获颇丰,展会首日就收到超过100万美金的订单意向。过去十年,厨管家近六成客户源自广交会。去年该企业产值约2亿元,今年预计可达2.5亿元左右,发展势头强劲。

来自迪拜的资深采购商雅西斯(Yasith)及父亲对厨管家的产品赞不绝口。他们在展位上驻足交流许久,毫不掩饰对东莞产品的喜爱,高呼“我爱东莞制造!”并表达了强烈的采购意向,甚至笑言“过几天还会再来,准备把企业的样品装满行李箱”。
同样是广交会常客的优利德,已在广交会上达成多项意向订单。销售人员反馈,根据邀约情况,展会结束后销售人员的接待排期已全部满员。来自埃及的汽车行业采购商穆罕默德·埃尔金迪对优利德印象深刻。他向记者透露,过去一直依赖本地经销商采购测试设备,而这次广交会让他对东莞制造刮目相看。“优利德这个品牌在埃及很有名,得知它来自东莞后,我更添信任与期待。”他说。


东莞商务部门也积极行动,在4月13日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稳外贸30条”),从多个方面为外贸企业提供支持,助力企业“开财路”“壮根基”“撑腰杆”“畅前路”。同日,东莞市零售行业协会、电子商务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协会、外贸企业协会联合发出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消费市场的倡议,嘉荣超市、东莞优品等平台积极响应,为外贸企业提供免费入驻通道。
本届广交会期间,东莞还积极强化产业链对接,组织石排潮玩、厚街家具等特色产业基地举办招商推介会。在近日举行的“贸易之桥”大湾区专场供采对接活动中,20多家东莞企业踊跃参会,成果丰硕,共达成意向签约1200万美元。
东莞的外贸军团,向来在风雨洗礼中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办法总比困难多”,采访中,外贸企业向记者表达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从本届广交会开展至今,来自英国的百万粉丝视频博主Barrett经常到东莞企业展位“打卡”,还实名点赞了华为、OPPO、vivo、优利德等东莞企业。Barrett告诉记者,他已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0位参会代表交流。他分享道:“他们都跟我说,他们的国家需要与中国开展更多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