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已陆续突破2900、3000美元关口,再创历史新高。截至3月14日,现货黄金自2025年以来涨幅已达14%,而2024年全年涨幅达27%。
一时间,消费者购买黄金的需求大涨。不少金店更是重点推销“一口价”黄金饰品,这是为什么呢?
在东莞市消委会公布的2024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中,甘先生花费5700元在东莞凤岗某珠宝店购买到一款“一口价”黄金饰品,重量仅4.5克,相当于1267元/克,这可比当时的金价高了不少。
“一口价”黄金价格高达1267元/克
2024年10月,甘先生在东莞凤岗某珠宝店购买黄金,向销售人员表明想购买克重金饰的来意后,现场的销售主管却一直向甘先生推荐“一口价”黄金饰品,称“一口价”黄金饰品具备不会贬值、造型美观等优点。
最终,甘先生支付5700元购买后才发现这款“一口价”黄金饰品仅重4.5克,相当于1267元/克。甘先生要求按同样价钱换克重计价的黄金饰品,遭到商家拒绝,于是向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凤岗分局求助。
接诉后,分局执法人员迅速调查核实情况,对消费投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执法人员向商家明确,即使是“一口价”黄金饰品,它的成分、重量信息跟消费者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商家理应明确告知,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去做出购买的选择。
在多次沟通、教育劝导下,商家认识到自身服务方面的不足,最终同意为甘先生更换等价克重金饰,并规范“一口价”黄金饰品销售等经营行为。
案例点评:
买黄金饰品要警惕消费陷阱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凤岗分局执法人员提醒,“一口价”黄金饰品是指那些以件计价,而非按克重计价的黄金饰品。这类产品往往工艺复杂,价格中不仅包含了黄金本身的成本,还附加了高昂的加工费用。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实物黄金进行投资或保值的消费者来说,这类产品显然并非理想选择。
此外,一些销售人员可能会故意隐瞒“一口价”黄金饰品与“克重计价”黄金饰品之间的区别、商品退换规则或是不明确标示或告知产品的克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利用误导性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或使用的商品及服务的详细信息,如价格、产地、生产者等。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凤岗分局执法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务必保持警惕,充分了解产品的计价方式和价格构成后再进行购买。
律师点评:
商家应“明码标价”,不得误导消费
广东赋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箫音点评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篡改、编造、隐匿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作为商家,可以通过在显著位置“明码标价”的方式,向消费者明确展示最为关注的金饰克重、纯度等信息,并合理解释黄金饰品的文化、款式、工艺等附加价值,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去做出是否购买的选择;作为消费者,也要特别关注标识标签、核实克重纯度、确认售后规则,才能更好地选购心仪饰品,避免陷入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