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垂下,大街小巷里的车流渐稀,大排档的炉灶次第燃起。炊烟袅袅升腾,裹着道滘裹蒸粽的甜香与肉丸粥的醇厚。在夜的珠帘下,一道道独特的东莞味道,正为这座城谱写悠长的史话乐章。
五月初五,端午时节。天刚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来到东莞的水乡小镇——道滘。家家户户早已熬上粽子,丝丝缕缕的清香在街头巷尾萦绕成团。我擦了擦嘴角的涎水,不解地问:“爸,为什么非要来道滘买粽子?天下的粽子不都差不多吗?”
父亲笑而不答,径直带我走到一家老字号门店前。“百闻不如一见。”他说。店内所有粽子皆是手工现包、现煮现蒸。父亲递给我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尝尝吧,这可是‘天下第一粽’——道滘裹蒸粽。”
拨开竹叶,黄澄澄的咸蛋黄“滋啦”一声冒出油花,咸香四溢;软糯的糯米裹着绿豆与糖渍五花肉,一口下去,醇厚的口感如坠十二层羽绒垫般绵密丰盈。拳头大的粽子转眼被我狼吞虎咽下肚,好吃得眼里直冒星星。父亲看着我的模样,笑得咧开嘴角,自己也拿起一个。“好吃不!你爸以前还在道滘时,最爱吃的就是这家,怎么吃都不腻,没有偷工减料,老字号了!”他像是对我说话,却盯着那一个个粽子,又像在追忆过往的年华,眼神中是脉脉的温情。
我点点头。父亲告诉我,道滘粽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从前渔民以它为海上干粮,如今它不仅是端午的节令美食,更成了道滘人日常的烟火。老师傅们至今仍用传统手艺裹粽:选料严苛,明火滚煮八小时,竹叶紧裹不渗一滴水。道滘裹蒸粽无愧“天下第一粽”之名。
店铺渐渐挤满顾客。尽管手工裹粽不及机器流水线高效精准,但人们仍痴迷于这份传统滋味。每一只粽子都凝聚着师傅的掌心温度,在复燃的炊烟中,氤氲出浓浓的人情味儿。
父亲打包了满满一袋粽子。咬下时,香油溅满衣襟,他渐渐湿了眼眶。回忆起在道滘生活的多年,最爱的就是这口粽子,慢慢的却因奔波生计鲜少再尝。此刻,粽香裹挟着旧日时光涌上心头——夏夜驱蚊的蒲扇、渔船归港的汽笛、街坊围坐闲话的温情……
粽香残留在唇齿间,咸蛋黄的余韵久久不散。这味道几十年如一日,仿佛将东莞的大小故事都包进了竹叶里。我想,这不仅是独属于东莞的滋味,更是每个人心中那份无法复刻的情感。
作者: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初一 1班 谢易轩;指导老师:彭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