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东莞市东坑镇中心小学 刘柏杰 《千脚灯:一盏灯,一座城,一份传承》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9 20:40:15

大家好!我是东莞的小学生刘柏杰,也是东莞的“小小推荐官”。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我的家乡——东莞,一个充满历史传承和文化根脉的城市。作为东莞的“小小推荐官”,我不仅要推荐东莞的美食和风景,更要推荐东莞的文化瑰宝——千角灯。它不仅是东莞非遗的代表,更是这座城市古老技艺与文化根脉的守护者。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东莞的老街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被一家小店橱窗里的一盏灯吸引住了。那盏灯高高悬挂着,灯光透过五彩斑斓的灯纸洒下来,仿佛把整个街道都染成了梦幻的颜色。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趴在橱窗上仔细看。爸爸笑着说:“这是千角灯,咱们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千角灯,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我的家乡东莞,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秘密。

千角灯的名字听起来就很特别。爸爸告诉我,它的名字来源于灯身上密密麻麻的角,据说一盏千角灯有上千个角,每一个角都代表着东莞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我试着数了数,可数到一半就晕了,角实在太多了!灯身上还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鸟鱼虫,还有古代的人物故事。妈妈告诉我,这些图案都是用特殊的颜料手绘上去的,每一笔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我忍不住想象,几百年前的东莞工匠们,是怎样一笔一画地完成这样一盏精美的灯呢?他们的手一定很稳,心一定很静。

后来,我有机会参观了千角灯的制作工坊。工坊里,一位老爷爷正专注地制作千角灯。他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有竹条、彩纸、颜料……老爷爷告诉我,制作千角灯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从选材到编织,从绘画到组装,每一步都不能马虎。他说:“千角灯不仅是灯,它还是东莞的文化根脉,是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看着老爷爷灵巧的双手,我忍不住问他:“爷爷,您做千角灯多少年了?”老爷爷笑了笑,说:“我已经做了五十多年了。”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五十年!那得有多少盏千角灯从老爷爷的手中诞生啊!老爷爷接着说:“现在会做千角灯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千角灯,了解东莞的文化。”

听了老爷爷的话,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千角灯不仅是灯,它还是东莞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它静静地守护着先辈流传下来的古老技艺,也照亮了我们这一代东莞孩子的未来。

作为东莞的“小小推荐官”,我想告诉大家:千角灯是东莞的记忆,也是东莞的未来。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传承。每一盏千角灯,都在诉说着东莞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每一道光,都在照亮东莞的文化根脉。而我们这一代东莞孩子,也要像千角灯一样,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继续照亮东莞的未来。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变成了一位千角灯工匠,手里拿着竹条和彩纸,认真地制作着一盏盏千角灯。灯光洒下来,照亮了整个东莞城。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梦,这是我对未来的期待。千角灯是东莞的记忆,也是东莞的未来。而我,作为东莞的“小小推荐官”,也想成为那个守护千角灯、守护东莞文化的人。欢迎大家来东莞,看看这盏美丽的千角灯,感受这座城市的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作者:东莞市东坑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 6班 刘柏杰;指导老师:苏嘉琪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