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小小推荐官 | 石竹实验学校 柳柯《东莞:科技与传统的交汇点》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2-16 00:27:50
东莞像一尊青铜器,千年的包浆沉淀着岭南大地的呼吸。虎门港的潮水一遍遍冲刷着林则徐销烟的礁石,崖山古战场的断戟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折射着幽光。可园的青砖黛瓦间,文人的墨香尚未散去,茶盏中的凤凰单丛已泛起涟漪。
这座城市的底色是金属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流水线的轰鸣声惊醒了珠江三角洲的黎明,数以万计的机床在厂房里跳着永不疲倦的圆舞曲。长安镇的电子元件在夜色中闪着微光,虎门镇的成衣在集装箱里叠成彩虹。但金属的坚硬里藏着柔软的匠心,大岭山红木雕刀下的牡丹在木纹中绽放,寮步莞香树分泌的琥珀色结晶在香炉里化作青烟。
松山湖的碧水正轻轻擦拭着机器的指纹。华为小镇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木棉花,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的蓝宝石晶体比荔枝还要剔透。麻涌镇的香蕉林在光伏板下舒展着阔叶,银瓶山的杜鹃花海与5G基站构成奇妙的和弦。这座城市的转型升级不是机械的更新迭代,而是如榕树般在年轮里编织新的可能性。
暮色降临时,骑楼老街的灯笼次第亮起。道滘裹蒸粽的竹叶香混着莞城烧鹅的油脂气息,大朗毛织市场的老板娘用七种方言谈着生意。在塘厦的篮球场上,打工青年的汗水在灯光下闪烁如星,新移民子女的作业本上工整地写着"厚德务实"。这座城市的温度藏在凌晨三点的豆浆摊,藏在图书馆永远明亮的自习区,藏在每个街角都能听到的乡音交响曲。
东莞教会我,真正的力量恰在于刚柔并济。它既能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精密制造的坐标,又能让千年莞草在混凝土缝隙中倔强生长。当晨曦掠过黄旗山的灯笼,这座青铜器般的城市正用藤蔓的温柔拥抱每个追寻梦想的人。
作者: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初中部 初三 11班 柳柯;指导老师:周艳

编辑:肖郅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