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见到久别的亲人,重温童年的记忆,享受爸妈亲手烹饪的佳肴,全家围坐共叙家常,总有说不完的话,关于工作,关于生活——有一种幸福叫做回娘家。
在这个弥漫着浓浓亲情和喜悦的日子,由东莞市文化馆出品,著名音乐制作人陈若平编曲,东莞青年古筝演奏家叶美英改编,东莞古筝乐团(叶美英、康红梅、李甜、谭绮娜、陈榕贤)演奏的《阿妹谣》正式上线。
客家童谣吟唱文化传承,传递新年祝福
“阿妹哦哦眠,阿妹哦哦眠……”动听的客家童谣轻轻吟唱,灵动的古筝音符随之翩翩起舞。画面中,身着旗袍的女子身姿绰约,身后融合中西风格的建筑背景如梦如幻。刹那间,这独特的视听盛宴化作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观众的思绪悠悠牵向远方。尤其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底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如涓涓细流,在这一刻缓缓流淌,绵绵不绝。
据叶美英介绍,这首客家童谣《阿妹哦哦眠》是奶奶生前教她唱的。她奶奶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虽不识字,但有着客家人的勤劳淳朴,“奶奶的客家童谣,像温暖的风,吹过了三代人的岁月。”
童谣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更是文化的传承。在《阿妹谣》之前,这首代代传承的客家童谣《阿妹哦哦眠》曾被改编为古筝四重奏,并代表东莞在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荣获金奖。
无国乐,不潮流。这一次,东莞市文化馆专门邀请陈若平老师进行重新编曲,以更时尚潮流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演绎,在新春佳节之际,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怀念与祝福。
MV取景东莞,呈现“百千万工程”新成效
“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多少难忘的回忆,就在眼前。”《阿妹谣》MV的取景地,特意选在了主创人员的家乡——黄江。有着上百年历史、仿西欧建筑风格的秀荣别墅,具有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的黄牛埔美术馆,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黄牛埔森林公园……画面唯美的《阿妹谣》MV,既让观众看到黄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呈现出黄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成效,更有“颜值”和“气质”。
既传统又现代,正是东莞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东莞,是底蕴深厚的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也是勇立潮头的国际制造名城、活力迸发的潮流都市、休闲宜居的篮球城市。值此新春佳节,东莞古筝乐团以《阿妹谣》为载体,向广大群众发出“新春·进莞来团聚”的深情呼唤,同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平安喜乐、诸事顺遂!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古筝乐团5位演奏者在黄牛埔森林公园稻田边演奏时所穿的蓝色系列服饰,是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客家服饰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桃莉设计提供,该系列服饰运用客家传统手工蓝染技艺加以创新设计而成,视频中童装设计师为黄文萍、陈桃莉。
婉转的客家童谣,灵动的古筝演奏,华美的客家服饰,三者交织相融,为观众徐徐铺展一幅饱含深情的客家风情画,使观众仿若置身于客家山水之间,深切领略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
延伸阅读
东莞古筝乐团简介
东莞古筝乐团由东莞市文化馆于2015年组建,成员均为东莞市优秀古筝教师。成团当年,东莞古筝乐团即参加奥地利举办的萨尔茨堡艺术节展演并且获团队金奖荣誉,之后,乐团获得了“青乐杯”古筝比赛专业团体组银奖、第三届香港国际2016音乐比赛东莞地区决赛民乐团一等奖等荣誉,还曾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星海音乐学院吴莉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家周成龙等名家名师曾多次应邀指导乐团排练,周成龙称赞东莞古筝乐团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优秀古筝团队。从2022年开始,东莞古筝乐团多次拍摄了新春MV,拍摄足迹涉及道滘粤晖园、松山湖高新科技园等地,用铮铮的筝音送出诚挚祝福。东莞古筝乐团还计划在未来拍遍东莞33个镇街(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用艺术的方式展示东莞城市建设及人文景观。
2024年,在完成常态化排练的同时,东莞古筝乐团积极开展交流和展演活动,于2024年10月1日举办了《盛世国乐 祝福祖国》东莞古筝乐团国庆专场音乐会,市民对此反响热烈、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此外,乐团还结合东莞文物八景策划了古筝创演秀《我的祖国》,于国庆期间发布,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东莞古筝乐团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精心培育古筝演艺人才,仅2024年,就有多位东莞本土古筝学员参加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等单位举办的“云享国乐风华”2024年全国民族音乐交流展示活动,并获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