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工作总结会在东莞市文化馆318剧场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文化馆总分馆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工作安排。
会上,东莞市文化馆各部门以创新、轻松的方式,通过PPT、视频、节目等多种形式,汇报展示了部门年度工作情况。松山湖分馆、大岭山分馆、常平分馆分别围绕文艺创作、业余文艺团队建设和社会资源合作等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

过去一年,东莞市文化馆荣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入选全国群众文化创新案例,鸿福桥市集入选全国群众文化创新案例提名,《文化馆数字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荣获“公共数字文化优秀课题”,原创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引发追剧热潮,“潮流东莞·火柴盒”3.0系列活动、东莞市民艺术夜校、“四季村晚”百村联动暨“文艺乡村超级联赛”等亮点频出……各领域工作全面开花,得到各界一致认可。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殷柱华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成绩,强调新的一年里,市文化馆、各镇街(园区)分馆要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文化强市的蓝图目标,敢想敢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各方力量,努力开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在东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征程上贡献文化馆人的力量。

2024,一路繁花,一路芳华
一是发力“三大引擎”,驱动文化馆加快现代化转型
高擎思想之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推动实践工作。深化社会参与,新增共享文化空间60家,企业共享文化馆44家及2个社会文化联盟,创新举办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成立联盟,文化馆“朋友圈”越来越大。加强数字服务,成功通过广东省文化馆数字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中期验收,针对年轻受众新增“小红书”平台,策划的“馆长说馆·共享文化空间”系列视频荣获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2024年“我与文化馆”短视频征集活动12个奖项,有效提升文化馆形象和影响力。
二是抓好“三大需求”,以群文精品赋能城市建设
在“潮流东莞”名片打造方面,针对年轻人群的喜好和文旅消费特点,全新推出“潮流东莞·火柴盒”3.0系列活动、重磅打造第二届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节,升级东莞市民艺术夜校,新潮优质的文化体验得到市民群众广泛好评,带动东莞文旅消费。在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方面,推动打造44个企业共享文化馆,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文化培训配送服务,开展2024超能星工厂和小候鸟公益艺术之旅活动,丰富东莞企业文化生活;持续开展“爱心文化馆”活动,策划提供170 场专属活动,释放东莞城市善意和温度;举办“四季村晚”百村联动暨“文艺乡村超级联赛”展演,市镇联动开展了37场赛事活动,1000多个基层群众自编自导的节目同台展演,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文艺新力量。在群众文艺专业化发展方面,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推进会在莞举办,探讨新时代群众文艺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原创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场场爆满;举办东莞市第四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等赛事,在广东省第十一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中,东莞斩获4金3银1铜,排名全省第二,地市级第一。
三是瞄准“三大方向”,焕发莞邑文化时代生机
在法治化保护方面,推动出台《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在社会化传承方面,以东莞“非遗进校园”十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全域发展为“非遗在校园”,并创新开展“非遗实践老师”培训工作。在文旅式发展方面,市镇联动办好“江湖山海”“粤港澳非遗墟市”系列品牌活动。东莞龙舟月推出了40多项“体育+文化+旅游”的龙舟主题活动;鸿福桥市集×粤港澳非遗墟市营造“有一种新中式生活,在东莞”的文旅消费场景。

2025,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2025年,东莞市文化馆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东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党建引领、思想先行,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大力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聚焦“潮流东莞”和“莞邑文化”两大文化名片,以基层文化资源建设为重点,深化文旅融合,扩大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创新推动“非遗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群众文艺抚慰人心、促进旅游、助力经济的作用,推动东莞群众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湾区潮流生活休闲集聚地”。
一是直达基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加强镇街分馆对村(社区)支馆的业务指导和资源配送;优化共享文化空间等服务网络布局,完善服务多元供给,依托东莞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和市民艺术夜校等项目,完善“菜单式”“订单式”“预约式”服务。
二是文旅融合,打响“潮流东莞”城市名片
围绕“湾区周末IN东莞”文旅活动品牌打造,升级“潮流东莞·火柴盒”IP,创新策划第三届“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节、“工业摇滚风”的“车间音乐会”等,强化青年群体、产业工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三是精品创作,推动群众文艺繁荣发展
精心打造原创精品力作。办好东莞市第十二届少儿艺术花会、第八届东莞市合唱节、第六届东莞市诗歌大赛等常态化市级群文赛事,承办好2025年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大力发展非职业的专业团队建设,建立东莞市群文创作人才库。
四是非遗经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抓手,依法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推广。重点依托广东省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打响东莞龙舟品牌,发展水乡非遗经济。
五是社会参与,持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朋友圈”
办好2025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加大社会合作力度,引导文化主理人优质文化资源赋能东莞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当天的总结会还公布了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先进个人、优秀项目、先进部门,以及分馆优秀项目、先进分馆及先进分馆馆长名单,希望进一步发挥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文化馆事业再迈新台阶。
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优秀项目
1、办公室:课题《文化馆数字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2、非遗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3、创作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
4、活动部:第二届“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节
5、培训部:原创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
6、信息部:“文化莞家”视频号运营
7、拓展部: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
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先进部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
信息技术服务部
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分馆优秀项目
1、高埗分馆 原创舞台剧《我的父亲我的桥》
2、常平分馆 “剧汇常平 艺彩纷呈”——常平戏剧月系列活动
3、茶山分馆 “多彩南粤 幸福游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暨2024年茶园游会
4、东坑分馆 “爱就在身边”弱势群体文化关爱行动
5、中堂分馆 中堂龙舟月
6、石碣分馆 东莞市第五届东江文化艺术节
7、企石分馆 2024年企石镇千年秋枫文化节
8、万江分馆 正丫起龙
9、东城分馆 广东省演讲、朗诵大赛(广东省演讲与朗诵艺术人才培训基地)
10、大朗分馆 中国传统工艺(毛织技艺)振兴计划
11、塘厦分馆 保护传承非遗 谱写时代华章——2024塘厦非遗原创作品发布暨首演
12、厚街分馆 曲艺文化品牌“鳌台故事会”
13、南城分馆 周末留声机
14、桥头分馆 2024年广东省武术非遗传承与发展专场展演互动交流会
15、大岭山分馆 大岭山基层群文队伍“岭山红”
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先进分馆
厚街分馆、谢岗分馆、麻涌分馆、塘厦分馆、沙田分馆、桥头分馆、松山湖分馆、清溪分馆、高埗分馆、南城分馆
2024年度东莞市文化馆先进分馆馆长
安娜、李燕斌、周映霞、徐首育、伍艳芬、高作峙、苏颍、陈肖妍、林锐朗、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