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再造一个新佛山”冲锋号。过去一年,佛山坚定践行经济大市挑大梁使命,全市固投、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月企稳回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市内市外协同共进也不乏亮点,为“再造一个新佛山”积蓄了坚实力量。
500千伏凤城站扩建工程。
全力以赴拼经济,产业发展劲头足
1月15日,广东省2025省重点项目计划首次公布,佛山共177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总投资5996亿元,位列全省第三。
佛山入选的项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这对于铆足干劲向前进发的佛山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一年,佛山经济承压前行,市发改局坚定不移抓改革,激活了发展新动力。
其中,佛山全市固投、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月企稳回升,工业用电、企业开票额、公路水路总周转量等先行指标增势良好,全市543个省市重点项目1-12月累计完成投资1605.87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1.31%,全市经济实现高承压下的稳增长、高基数下的优结构。
星源材质佛山基地投产。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六个新”第一个“新”就是:新在产业形态更加现代。
过去一年,佛山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持续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步伐。
其中包括,因地制宜布局低空经济,印发实施《佛山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推动成立佛山市低空经济发展协会;召开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发布18项应用场景需求清单;
推动氢能产业培育壮大,牵头做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作;
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印发实施《佛山市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年—2025年)》,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五大行动”;
“双十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成效,十大特色制造业园区全年新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327.8亿元;
佛山仙湖实验室携手蒙娜丽莎等企业联合开发的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成功投产;
组织全市企业申报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为36个项目争取国债资金5.05亿元资金支持,撬动总投资超过32亿元……
一系列举措,为“再造一个新佛山”积蓄了充沛动能。
多点发力协调发展,协同推进展新貌
2024年,佛山内、外多点发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一年,市发改局印发实施《佛山市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协同推进“璀璨行动”“国家能源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美的集团蓝橙实验室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245万人,累计引进全职院士3人,省创新创业团队12个。
在广佛全域同城化方面,去年共有32条跨市路(桥)建成通车,4条城市轨道衔接开通,基本实现毗邻区域公交全覆盖。
对于如何抓好全市发展一盘棋,佛山制定出台西进计划政策措施及支持事项清单,大力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打头阵的西进计划,2024年,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获国家立项批复,富龙西江特大桥建成通车,加快打造以临空、临铁、临江为重要节点的西部产业高地。
此外,佛山去年持续完善冲刺“千亿镇街”政策体系。“一镇一策”支持桂城、祖庙、大良、荷城等镇街冲刺“千亿镇街”。
对口帮扶协作也成效显著,2024年市、区两级全年共向茂名、云浮拨付帮扶资金9.2亿元,推动佛茂、佛云合作园加快建设;扎实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墨脱和新疆伽师、对口合作黑龙江双鸭山、湖南郴州,重点推进签约产业类项目42个。
保民生惠企业,当好城市“大管家”
好环境就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2024年,佛山推出一系列惠企惠民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民生保障。
这一年,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印发实施《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2024年度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顺利完成2024年省营商环境评价现场评价各项工作,佛山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佛山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年度创新城市”。
佛山市新社会福利院项目。
在民生保障方面,2024年佛山持续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建成23项电力主网工程,在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保持电力平稳供应,供电可靠性连续14年排名全国前十,并会同佛山供电局出台《佛山市推进电网投资倍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2025-2027 年)》,计划全市推进超过120项电网建设工程,投资超300亿元。
在示范性民生事业方面,佛山探索城市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路径,着眼于“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全市高中项目获批2.13亿元资金补助,医疗卫生项目获批2.49亿元,获批金额为全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