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会议听取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对优秀提案、履职表现突出的委员予以表彰。其中,来自东莞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宏川智慧董事长林海川获评履职优秀委员。
作为省政协委员,林海川就自身长期关注的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今年,林海川向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交了四份涉及经济民生领域的提案。其中有两份重点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分别是《关于增强与凝聚各地市上市公司协会力量,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抓住机遇,推动广东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建议》。
增强与凝聚各地上市公司协会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尤其是注册制的稳步推进,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广东省上市公司总量达120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875家,稳居全国榜首;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5.10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6.08%,仅次于北京。
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上市公司的实际需求,广东各地级市、各市辖区相继成立上市公司自律组织,目前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12个地区及其市辖区已成立上市公司协会(包括促进会、联合会等上市公司自律组织,以下统称“上市公司协会”)。
近年来,全省各地上市公司协会在加强自律合规引导,助力区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从各地上市公司协会运作情况来看,同样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例如协会规模整体偏小、造血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精细化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交流合作,资源分散,无法有效统筹等。
“地市级上市公司协会因为在机制上更为灵活,又有一定官方背书,如果能将全省协会资源统筹起来,那么对于推动广东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经济更上一个台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林海川表示,以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为例,2020年12月成立以来,在促进上市公司合规自律、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培训交流、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莞企上市扩容、做大做强东莞板块、分享莞企发展红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显著的工作成效。
为此,林海川建议,推动组建统一的联合全省上市公司协会的沟通交流平台,为广东各地上市公司协会畅通交流渠道,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借助省级协会联盟组织,推动省内各地方上市公司跨区域开展业务对接、产业交流、投资并购,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推动上市公司加强业务对接,搭建广东省上市公司、企业客户采购平台,搞好省内“内循环”,帮助企业拓市场、找订单、扩销路。
构建省级并购项目信息共享平台
当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林海川针对广东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广东区域内并购呈现分散态势,各地协同合作机制缺失,未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例如,珠三角区域虽然制造业发达,但企业并购多局限于本地,跨区域深度整合不足,难以实现产业链全方位优化。同时,并购项目信息流通不畅,部分优质项目因信息不对称而搁置,严重影响并购效率与质量。
基于此,广东下一步应如何支持区域内上市企业并购重组?林海川建议,首先要尽快落地省级鼓励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给予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更多的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降低企业综合并购成本,激发企业参与并购的意愿。同时要加大相关平台建设。“建议在省上市公司协会现有并购项目库的基础上,链接辖区内其他上市公司协会并购项目库,打造省级并购项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并购信息公开透明化,助力上市公司精准筛选并购重组标的。”林海川表示。
从当前各行业的并购类型看,能源、房地产、零售、消费者服务等行业企业,在2024年跨界并购的占比相对较高。林海川认为,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路径,但是也要避免盲目跟风。
对于并购后企业的协同发展,林海川结合宏川智慧的实践谈了建议。“宏川智慧通过13次大型并购,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我们在企业的并购融合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从自身看,我们首先通过保留被并购企业的原班人马,实现了业务的连续性。其次,在并购后,我们通过导入宏川的客户资源、管理体系、服务标准、企业文化等,实现了业绩提升。”林海川说。
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加速推进。作为国内能源及化工仓储物流服务商,宏川智慧的13次并购,都在朝着绿色化方向迈进。但不可回避的是,能源行业的高准入门槛和金融障碍,制约了该领域大量民企的转型发展。林海川向记者表示,建议政府加大对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绿色化产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