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等平台,推进智慧口岸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建设深度融合。”1月15日,省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东莞空港中心。作为首批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空港中心依托港口机场硬联通,推动两地规则软衔接,得到了粤港两地政府和业界的关注和肯定。
黄埔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东莞空港中心自正式运行以来,进出口货值突破190亿元,总货运量达1.9万吨,服务大湾区外贸企业超1000家,商品种类扩展到900余种。为企业节省30%物流成本和20%时间成本。

该项目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亲自调研推动,香港立法会、海关、机场管理局等部门在跨境航空安检、打板等方面修订了相关法律和管理条例;东莞市政府从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保障;粤港海关将空港中心货物的监管纳入两地海关合作机制。
项目突破性地在全国首创跨境安检前置横跨内地与香港两个关贸区,实现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和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在空港中心,东莞出口货物只需要先在本地完成安检和航空打板,就能通过水路直抵香港国际机场装机运往全球,实现出口航空货物“直装”和进口航空货物“直提”,效率大幅提升。
东莞空港中心项目在深化协同发展,发挥“一国两制”下粤港两地创新合作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优秀案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首批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制度创新案例等多个奖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连续两年在《施政报告》中对空港中心给予高度肯定,称空港中心是创新合作机制发展的最佳示范。

2024年以来,东莞空港中心进出口通道不断优化,实现了HKG一码通和ZTI全球认证双模式并行,跨境电商业务明显提升占比约30%,主要服务拼多多、希音等知名平台;通关环境和操作流程持续优化,已实现船期一天四班,并将货物从到达空港中心安检、打板、货站收货,海空联运至香港机场登机的时效压缩至15小时以内。
据东莞港务集团介绍,东莞空港中心长远计划正有序推进,码头工程已于2024年12月28日动工建设,未来将建成涵盖自动化设施、无人驾驶系统、定制高速货船、跨境智慧物流平台的空运物流产业集聚区,可覆盖90个国家220个航点,每年货物处理能力将超10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6000余个,年贡献外贸进出口货值将达7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