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增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
佛山+ 2024-12-26 16:55:17

佛山正在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截至12月24日,佛山已完成1947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完成率达到98%,居全省第二。工作中,普查队新发现三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南海金山公园遗址、南海西樵山平面岗遗址,正准备申报“四普”全国重要新发现。

佛山文化遗产丰富,“四普”需复核的文物登记点近2000处。从今年5月开始,佛山市文博系统63名骨干组成普查队,充分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文物线索摸排工作,全面核查,一处不漏;利用专业设备对文物点进行测量、定位、拍照等,在切实掌握文物的保护状况、空间地理、使用情况以及基本信息的同时,做好相关资料的采集和登记工作,并实时录入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软件。

据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阶段是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进行复查,对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普查中新发现了三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南海西樵山平面岗遗址、南海金山公园遗址、伦教街道羊额村大祠直街的羊额卢氏大宗祠。

南海西樵山平面岗遗址位于西樵山东部的山前台地环山湖东侧,发掘面积为130平方米。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所长、平面岗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欢介绍,平面岗遗址是经考古确证的粤港澳大湾区内首个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珠三角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学标尺,对广东旧石器时代考古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41225125011.jpg

遗址首次发现西樵山地区有确切年代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层位,是目前广佛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存。此次发掘采用自然层结合水平层的发掘方法,地层自上而下分为10层,东北西南向的现代沟将发掘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微信图片_20241225114637.png

平面岗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图上方为砍砸器,图下方为刮削器,一般复合用途,用于砍、割等。

“最主要的发现是距今4万年前的石器,说明旧石器时代这个地区是有人群活动的,他们利用西樵山的优质石料打制石器。这就将珠三角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4万年前。”王欢介绍,此前珠三角发现的遗址多为距今1万年以内,比如距今可达7000年的咸头岭沙丘遗址,距今约6000至5000年的古椰贝丘遗址等,平面岗遗址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遗址,这一发现不仅延长了珠三角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轴线,也为探讨东亚地区现代人来源与扩散、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多样性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材料。 

金山公园遗址位于南海区里水镇瑶头村金山公园内,经考古调查勘探初步发现4条龙窑及1处建筑基址,年代为宋。据专家介绍,佛山文头岭窑址是经考古研究确认的宋代南海I号及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产地,而金山公园遗址年代与文化面貌与文头岭窑址一致,丰富了海丝史迹点,深化了佛山作为宋代海丝陶瓷产地认知。

金山公园遗址发现的两处古窑址。

据专家介绍,金山公园遗址所在的瑶头村片及文头岭窑址所在逢涌村片,宋元时期该地名为“官窑”。结合文头岭窑址研究,可知金山公园遗址与文头岭窑址生产的陶瓷器在宋时供公使酒库等政府机构使用,故民间称为“官窑”,金山公园遗址的发现将进一步揭开“南海官窑”的由来与面貌。

微信图片_20241225114453.jpg

微信图片_20241225114459.jpg

卢氏大宗祠。

卢氏大宗祠位于顺德区伦教街道羊额村大祠直街。坐东南向西北,面阔三间16米,原进深三进,现存头门及后堂,共进深47.3米。始建于明代中后期。其建筑硬山顶,灰塑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10架,前廊双步,前廊步梁雕有龙凤云纹,步架间的木托脚线条简练。以驼峰、斗拱承托前廊梁架,驼峰上雕有精致的花草纹饰,进深第二间的木方檩在顺德祠堂中是少见的。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通讯员陈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