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举重盛事接踵而来,“举重之乡”热度升温
东莞+ 2024-11-20 19:04:29

举重博物馆共接待超过20000名市民进入参观,全国举重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共吸引上万人次到场观赛,“大闹天宫孙悟空举重手办”在东莞首家TEAM CHINA中国国家队特许零售店开业两天后便售罄……金秋10月,在象征丰收的季节里,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石龙正式启动。“举重之乡”石龙进入万众瞩目的“举重时间”,经多年酝酿铺垫,把“举重流量”变成“城市留量”的目标也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举重博物馆建设正逢其地、正逢其时

“举重博物馆作为中国举重历史资料的‘保管箱’‘大本营’,不仅是中国举重界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全球举重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展现了举重运动的无限魅力和永恒价值。”“东莞石龙是全国著名的‘举重之乡’,在东莞石龙三方共建举重博物馆,正逢其地、正逢其时,是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中国举重文化的具体表现。”10月16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国际举重联合会主席穆哈迈德·扎路,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刘成亮等领导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举重博物馆的建设水平和重要价值。

中国首枚举重奥运金牌得主曾国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重冠军吴数德、陈伟强,现役举重奥运冠军石智勇、侯志慧、李发彬、罗诗芳、刘焕华、李雯雯和功勋教练员来到现场,向举重博物馆送上真挚祝福,并化身“金牌推荐官”,号召更多市民前来探寻中国举重历史的辉煌成就、一代代中国举重人的奋斗历史,在“中国力量”中汲取昂扬向上的奋进力量。

据介绍,举重博物馆主馆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结合现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该馆始终坚持对标世界眼光、体现中国特色,致力打造成为展示举重文化发展和励志教育的阵地。其以举重运动的精神基因为线索,在建筑结构上将老体校、新展馆、大环境进行活化重塑和有机融合,既保留了石龙旧体校建筑(一至四层)的基本原貌,最大限度还原当年石龙举重健儿的生活训练场景,又在顶部增添了现代感十足的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大平层,打造第五层的钢结构主展厅,形成了独特的“馆中馆”结构。市民游客通过核心步梯,可以到达贯通新馆体及老体校的任一空间,感受独具特色的装修和特别的空间感,更好体会石龙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文化底蕴。

目前,举重博物馆征集到了包括陈镜开奥林匹克银质勋章在内的6000多件(套)藏品、160套历届举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手印。此外,来自全国各地135位举重名人的口述史及与举重相关的珍贵影视素材也被收入馆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举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拼搏历程,高度提炼升华了冠军人生、辉煌史实背后的精神力量。

自举重博物馆开门迎客以来,前来预约参观的市民朋友络绎不绝。他们带着对举重运动的热爱和对举重文化的浓厚兴趣,走进这座承载着无数力量传奇与历史记忆的大殿堂。据统计,截至11月17日举重博物馆正式接受预约“满月日”,该馆共接待20268名市民进入参观,在石龙“旅游必打卡目的地”的榜单上首屈一指。

此外,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参观体验,东莞首家TEAM CHINA中国国家队特许零售店同步在举重博物馆开业,上架中国国家队特许产品75款,包含徽章、户外用品、家居产品以及玩具、文具等多类别特许产品。地理位置优越、产品种类丰富、体育氛围浓厚……该店集中国国家队特许产品展示与销售、新品发布与宣传、互动体验功能于一体,让石龙市民及各地游客参观举重博物馆之余,能够沉浸式体验中国国家队体育氛围和选购优质体育文创产品。其中,“大闹天宫孙悟空举重手办”受到市民群众的热捧,店铺开业仅两天产品就已售罄。

而在石龙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LONG COFFEE&TEA,以石龙中山公园举重像为蓝本设计的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也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店铺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前来参观博物馆的市民群众在挑选的时候都希望能购买到有举重元素的纪念品。本地的市民朋友是因为‘举重之乡’带给他们对石龙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而从周边镇街或者是外地来的市民朋友则是对石龙塑造的‘举重IP’有一种认同感。”

举重元素文创产品热销的背后,是石龙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和传承。石龙通过持续的创意开发,有助于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消费,从而增加城市的长期吸引力,乘时借势把“举重流量”变成“城市留量”。

“举重福地”氛围十足,赛场内外活力四射

作为“举重之乡”,石龙曾承办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和全国男子举重冠军赛等赛事,具备深厚的举重文化底蕴及办赛经验与基础。今年10月17日至28日举行的全国举重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举重赛事之一,来自全国各地67支代表队(女子代表队31支,男子代表队36支)、525名运动员在石龙体育中心(石龙中学体育馆)展开激烈角逐。

为期12天的比赛共吸引上万人次到场观赛,他们共同在石龙这片“举重福地”见证了一系列“破纪录”时刻诞生的精彩瞬间。据统计,男子组赛事共1次破全国青年抓举纪录、2次破全国青年挺举纪录、1次破全国青年总成绩纪录、1次平世界青年挺举纪录、2次超世界青年抓举纪录、1次超世界青年挺举纪录、2次超世界青年总成绩纪录;女子组赛事共1次平世界青年抓举纪录、1次平世界青年挺举纪录、1次平世界青年总成绩纪录、3次超世界青年抓举纪录、2次超世界青年总成绩纪录。

多年来,从石龙走出去的运动员先后打破世界纪录19次,29人次获世界冠军,在世界举坛书写了一个个传奇。由东莞石龙举重训练基地输送至广东省举重队的彭翠婷、曾田甜、吴海丰、何尧延也亮相本次大赛,用拼搏与汗水续写“举重之乡”浓墨重彩的一笔。彭翠婷参加女子81公斤级赛事,取得抓举和总成绩两枚金牌、挺举铜牌的好成绩,拿下广东举重队首枚金牌。吴海丰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以挺举190公斤、总成绩341公斤获得挺举和总成绩金牌,首次在全国成年赛事中登顶摘金。此外,曾田甜和何尧延也完成冲击十五运会的第一步。

进入“举重时间”的石龙,赛场外同样精彩。为助力东莞“体育强市”建设,充分展现石龙蓬勃向上的全民健身运动氛围,石龙以此项赛事为契机,在石龙体育中心田径场举行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行!动起来”嘉年华。田径场上,全国举重冠军赛的精彩比拼在大屏幕上实时呈现,专属于健身爱好者的“石龙大力士全民举重挑战赛决赛”同样举办得热闹非凡。健身爱好者们英姿勃发,斗志昂扬,互相比拼成绩,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全国举重冠军赛比赛现场“遥相呼应”。

自68年前陈镜开惊天一举后,“举重基因”便深埋在“举重之乡”。石龙体校作为我国第一代举重世界冠军的诞生地,多年来,在国内外举重场上各领风骚,硕果累累,使得石龙镇成为闻名于海内外的“举重之乡”。

10月16日下午,石龙镇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以下简称“石龙体校”)内洋溢着活力四射的氛围,由国际举重联合会主席穆哈迈德·扎路与奥运举重冠军吴数德、陈伟强、石智勇、侯志慧、罗诗芳、李雯雯组成的“举重天团”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校园,一探“冠军摇篮”的真面貌,并在石龙新昌鼓和举重博物馆文化衫上分别签名留念。学生们在训练馆门口兴奋地鼓掌,热情地迎接心中的偶像。其间,穆哈迈德・扎路亲切寄语石龙体校:“我衷心希望这个学校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并且期盼能见证更多举重冠军从这里崭露头角。”系列举重盛事让人们把目光锁定石龙这座“举重小镇”,“举重之乡”东莞石龙镇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据统计,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系列活动被国际、国家及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刊登、转载超百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年,石龙镇将承办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举重赛事。接下来,石龙镇将积极汲取并提炼此次全国举重冠军赛的宝贵承办经验,在广东赛区执委会和东莞赛区执委会的指导下,继续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同时,石龙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好“举重流量”的作用,加深外界对“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印象,持续擦亮“举重之乡”金字招牌,进一步促进石龙文化、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并推动东莞体育事业和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石龙力量。

接下来,石龙镇将乘时借势,“火力全开”推进中山路项目的深化提升,精心打造石龙城市文化IP,力求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同时,力求让“最传统mix最潮流”的元素在中山路上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将其塑造成每个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情感符号,成为老城活化的精品样板和市民深深喜爱的城市地标。

石龙,未来可期!

文字:记者 叶可欣 通讯员 陈嘉欣 图片:石龙供图 罗嘉怡 梁浚锋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