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11 | 微观“00后”购物车之另一面:平替消费兴起,“省下的钱是扎实的安全感”
东莞+ 2024-11-12 22:10:36

“不是大牌买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在这个万能公式下,今年“双11”,23岁的柯颜在性价比的天平旁,思酌着衡量所有行业和品类。

这不仅是她的消费哲学,也是近几年来她生活转变的写照。

毕业前两年,她还是标准的“月光族”,每月工资到手,账户余额总是所剩无几。现在,她开始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积极攒钱。她给自己定下了“轻盈消费”的生活准则,并系统性地学习理财课程,希望能为现有的消费作出合理的安排,“钱要花在刀刃上,不做多余的花费。”

从迷信大牌LOGO到对品牌溢价祛魅,从冲动消费到奉行极简生活,柯颜在消费上愈发冷静克制。今年双11,在她的手机里,“平替”“质价”成为高频搜索的关键词。

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所谓“平替”,指的是在维持原商品同等品质的基础上,去除了一些冗余功能和品牌LOGO的溢价,变成性价比更高的商品。

在柯颜手机里,近年来,1688和拼多多开始逐渐取代了淘宝,成为她的首选消费软件。

今年双11,柯颜在购物平台上消费1005.35元,通过平台优惠省下322.83元

她曾在淘宝花费上千元购买大牌健身服,但现在,“平替”“原厂”成为她搜索的灵感来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拼多多上接触到了百元内的“平替版大牌”健身服,她惊讶发现,这和自己之前购买的产品无异,这让她意识到,追求大牌已经远超出了她的经济承受能力。“购买平替版的健身服居然和大牌卖的品质一样,那我为何还要追求大牌新品呢?”

二手平台是柯颜的另一个灵感来源。她第一次在二手平台上买的衣服给了她巨大的惊喜,“这些衣服相对于原价会便宜很多,在设计和品质上把控都很好,且也不是来自杂牌。”这次不错的体验激励了柯颜,今年双11,她在二手平台买了过冬所需的羽绒服和冲锋衣,花费仅六百元。

“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柯颜直言,从去年意识到“消费陷阱”后,她在做每笔消费之前都会认真审视商品的实用性,以及是否在其他平台上有更低的价格。此外,她还会将同类产品进行甄选,通过对比不同产品的性能,减少对于大牌的盲目崇拜感。这一消费心理似乎一直延伸到今年双11,而柯颜在这个购物节到来的时候也越来越感觉到了疲惫。

今年双11的战线一如既往地漫长,从10月中旬开启,预售、尾款、满减、红包、88VIP等各种优惠层层累积,各类规则层层叠加,压迫着每一位在屏幕前蹲守、准备正点开抢的消费者神经。

柯颜不再蹲守美妆头部主播的直播,也不再冲动消费购买溢价空间更大的产品。在她看来,虽然自己淋漓尽致体现了消费市场“精致抠”的哲学,但“平替”的重点从始至终都不是价格,而是商品的质量。“‘平’的是价,‘替’的是质,中间省下的钱,是扎实的安全感。”

“还有什么不可被平替?”

聚焦平替背后的生活哲学

随着国内品牌崛起和产品质量提升,不少“00后”逐渐信任并选择国内品牌,也为“平替”流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充分的供给下,消费者的选择更为细分和多元。同时,经济环境的变化使消费决策更加谨慎理性。随着市场参与者愈发增多,类似于柯颜这样的“00后”消费者逐渐对高端品牌带来的溢价祛魅,“把钱花在刀刃上”也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的心态。

一项调查显示,以往,优衣库称为miumiu、lululemon等高端品牌的平替,如今,它已经“被平替”了。几乎所有优衣库的热门款都能在拼多多、1688上以不过百元的价格买到手。其中就有饺子包、摇粒绒拉链茄克、设计师合作系列摇粒绒连帽拼接外套等,在小红书上,随处可见“优衣库平替品牌”的帖子,不少帖子还列出工厂名称,打着标题“是可以拿去优衣库退货的程度”。

万物皆可“平替”的时代,还有什么不能被平替?似乎列不出几个极有说服力的例子。

旅行可以被平替,在小红书,关于“小瑞士”“小巴黎”等性价比高的国内旅游目的地笔记阅读量一路增高,以替代高昂的国际旅行费用。

教育也可以被平替,准备升学的肖肖放弃昂贵的英美等国申请,转向港澳的平价读研;就连工作选择也可以被平替,“大厂”“中厂”摇身一变成为“数字游民”。

早在2021年,“平替”入选《消费日报》发布的消费领域年度五大热词,这或许是它第一次正式进入主流媒体视野。而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平替”概念已超越单纯的消费范畴,泛化为一部人人皆可践行的生活哲学——不再追求光鲜亮丽的“伪精致”,而是更加考虑实际需求,找到质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平替”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吗?似乎也不全是。在当下,它更像一种欲望浪潮之下的灵活选择。进可以精打细算,退可以反向选择,也可以握手言和,在解决难题上用尽招式。仍需关注的是,“平替”消费并不等同于消费降级,“00后”仍然愿意为商品多花钱,前提是商品本身“值得”。

文字:周子怡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