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晚,健康教育进校园专场直播活动顺利举办,吸引超100万人次的观看,不少学生表示课堂生动有趣,家长们也纷纷希望多推出这样的节目。
这是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精彩缩影。“东莞市城市科学节作为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活动,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表示,该局高度重视,围绕健康素养促进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精心组织,根据自身职能和优势,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宣传普及健康科普知识,让健康教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七夕期间,市卫生健康局举行东莞市青年中医药文化潮集活动,与美食、国潮共同演绎了一场充满活力的跨界邂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养生体验
健康教育课,学生受益匪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青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小胖墩”“小眼镜”“小驼背”等现象尤为引人关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为此,本次活动主题是《不做“小脆皮” 奏响健康四重奏》,特邀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级主任科员卢志慧、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学科主任黎松波、东莞市大朗医院普外科兼减重代谢外科主任张小冠、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主治医师黄达贤四位专家做客直播间,“变身”健康老师,就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四位专家结合PPT讲解和现场问答的方式,生动形象地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一节健康知识大餐。
专家们在讲解中穿插有奖知识问答互动环节,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主办方表示,为更好地达到授课效果,他们与专家们多次沟通,结合学生年龄特征,精心设计了讲座内容和形式。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孩子们争做健康孩,不当“脆皮”娃!
通过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全市的中小学师生家长观看了这场直播,这节健康教育课一经上线,学生、家长们涌入直播间与专家们欢乐互动,全网累计观看人次超100万,反响超乎预期的火爆。
南城小学三年级学生林子筠在观看完直播后表示:“我以前总是觉得离电视近一点没关系,但现在我知道了,保持适当的距离真的很重要。我还学到很多关于正确坐姿和站姿的知识,这对我很有帮助。”
据介绍,今年,东莞市卫生健康局通过创建健康科普专家库、视频科普平台和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等多种方式,精心打造“健康in东莞”科普品牌,持久推进健康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健康东莞建设。
开展系列活动,成为健康的“代言人”
健康教育进校园专场直播活动只是市卫生健康局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行动的一个缩影,市卫生健康局积极响应2024年东莞城市科学节暨卫生健康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的号召,积极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意集市,点亮东莞健康圈。健康创意集市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平台,更是传播健康知识、普及医疗技能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东莞市健康科普专家以医院为单位组建义诊团队,在活动会场“摆摊”,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养生指导和体验。运动康复理疗、肩颈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中药沐足等中医疗法,让市民体验到中医疗法的独特魅力。同时该活动除了义诊、健康科普以外,还策划急救知识、中医药文化科普等众多好玩、有趣、有料的健康科普互动游戏,市民可积极参与活动,集齐印章兑换健康宣传礼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全民健步走,掀起东莞运动潮。今年下半年将举行“东莞全民健步走”活动,动员东莞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强化市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行动力。活动现场还将设置健康打卡点、互动游戏、急救知识科普等活动摊位,将健康科普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扎实推进东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市卫生健康局还将启动“科普惠健康”——东莞市健康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开展差异化健康科普课程,举办“健康in东莞 ”2024东莞市第二届健康科普大赛颁奖活动。
“健康东莞”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久久为功。讲科普,涨“健”识,治未病,促健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健康的“代言人”,让信息穿越重重迷雾有效抵达,让权威、有趣的内容呈现出更强的能量、更大的流量。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早在2021年,市卫生健康局就启动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工程,以科普讲堂与互动体验的生动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播及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及应用技能,认识身边的传统文化和中草药。
同时,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东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打破以往各级卫健部门单兵作战、试点实施的局面。
2023年,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广东医科大学、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市中医药学会举办以“学国粹中医药,筑健康绿校园”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月活动,编写了《悬壶莞邑节气手帐》《南方草木状新编》《趣味中医启蒙绘本》等简单易懂的中小学生中医药读本;全国首创建立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与中医药文化科普师资结合模式,将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有机融入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组织36个传承工作室共39名中医药专家对教师群体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培养出“双师型”科普师资163人;连续两年评选出10所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成立了6支中医药文化科普志愿服务队、组建了“东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宣传联盟”;委托市中医药学会联合东莞日报社开展“我身边的中医药”主题征文大赛,全市共收集到中小学生征文1110篇。
同时,鼓励中医医院或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签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合作框架协议,指导学校结合办校理念制定“因地制宜”的活动策略,定制多学科融合中医药的教材课程,共建中医药文化特色示范学校。2024年,“南方草木状·我身边的本草世界”科教项目被纳入儿童友好“十件实事”,项目推出的《世界传统医药日|秋冬养生你知多少?》科普视频获得南方健康科普金虹奖二等奖。
接下来,东莞市将以各类中医药资源为依托,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建设。探索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全面铺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学校,助力我省创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