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19日),《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2023)》(简称“白皮书”)发布。据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东莞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达到58家,位列全国地级市第10位,广东省辖区第2位(不含深圳)。上市莞企股票的日均换手率,在六城(东莞、广州、佛山、珠海、苏州、无锡)二级市场中排名第一,远超沪深两市的日均换手率水平。
全国地级市第10位
上市公司总数位居前列
近年来,东莞上市公司数量高速增长,上市公司总数位居广东辖区前列。2023年,东莞新增3家A股上市公司,总数位列全国地级市第10位,广东省辖区第2位(不含深圳)。
据了解,2023年东莞共有3家公司登陆A股进行IPO融资,共募集金额30.53亿元。按发行日期统计,有1家东莞上市公司(众生药业)定增顺利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5.99亿元。有1家上市公司(宇瞳光学)进行债券融资,合计发行1只债券,共募集资金6亿元。
截至2023年底,东莞A股上市公司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分别有21家、29家、9家、2家。
东莞上市公司地区分布呈现以长安、松山湖、东城和塘厦为中心的“四大高地”聚集的特征。松山湖、长安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市值总额也较高。
股票日均换手率排名第一
远超沪深两市的日均换手率水平
从2023年东莞上市公司整体营收来看,58家东莞上市公司累计营业收入为1181.07亿元,较2022年下降2.94%,平均营收从2022年的20.98亿元降至2023年的20.36 亿元。研发支出稳步上涨,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均值达到5.37%,为近五年最高水平,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也有所提升。
2023年,东莞上市公司共计成交1129.55亿股,成交金额17945.43亿元,成交金额较2022年同比增长23.01%,呈现逆势增长态势。信用交易方面,期末融资融券余额达到63.06亿元,同比增长25.14%。日均换手率为4.49%,较2022年减少0.30个百分点。
若将东莞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情况与其他城市(东莞、广州、佛山、珠海、苏州、无锡)对比发现,东莞上市公司股票的日均换手率排名第一,远超沪深两市的日均换手率水平。
13家上市莞企获股东增持
上市后备企业存量充足
2023年全年,东莞上市公司中有13家上市公司获得股东增持,利扬芯片和赛微微电为增持股数前二多公司。2023年全年,东莞上市公司共有17家公司进行回购,已回购金额和已回购数量分别为4.55亿元和8321.15万股。共有7家东莞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从整体回购实施情况来看,2023年已完成回购的公司的回购股份均达到预计回购股数。
截至2023年底,存量上市后备企业326家,其中,松山湖、塘厦、南城、常平、厚街、寮步、东城、横沥、万江、长安、大岭山上市后备企业数量达到两位数,分别为55家、20家、18家、15家、15家、15家、13家、13家、12家、12家和 11家。
整体质押比例均不超过50%
上市莞企共被调研458次
沪深交易所2023年向东莞辖区上市公司共计发出关注、监管函件21件,在2022年20件的基础上增加1件。截至2023年底,东莞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押比例均不超过50%,符合规定。
据白皮书披露,东莞上市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41.30%,同比2022年下降5.73个百分点,低于全部A股非银行上市公司和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制造业整体水平,也低于苏州、无锡、佛山等同类可比城市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记者了解到,2023年东莞上市公司接待机构家数和接受调研次数较2022年基本持平,共被调研458次,接待机构9151家。
知多D
东莞上市公司白皮书第4次发布
2024年是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第4次发布东莞上市公司白皮书。自2021年首次发布以来,东莞上市公司白皮书内容不断丰富,维度持续优化,指标更加细分。《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2023)》从11个维度入手,全景描绘东莞资本市场2023年发展状况,展示东莞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风采风貌。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衡量区域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当前不断壮大的资本市场“东莞板块”,也正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报告显示,近年来东莞上市公司“量质”齐升,截至2023年底,东莞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58家,总数位列广东省辖区第2位(不含深圳)。
近年来,上市公司中涌现出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锋和国家级专精特新群体代表。2023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东莞市首批10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中上市公司有4家。
《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2023)》在内容、数据和分析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更能反映东莞上市公司的最新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对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学术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白皮书新增了对东莞市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包括总体发展概况、产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等内容,使报告更具深度和广度,能够更好地指导东莞上市公司提升经营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对上市企业及后备企业情况、资本运作情况、风险因素、投资者关系、社会责任等部分的数据进行了更新,截至2023年或2024年6月,使报告更能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在经营业绩及二级市场表现部分,不仅分析了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指标,还对各行业的营收和利润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了对比,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东莞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行业地位。在新质生产力专题中,通过具体的企业案例分析,如东莞市传统行业技改案例、培育新兴产业案例和布局未来产业案例,使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新质生产力在东莞的发展情况和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