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以车站为名、以城市奋斗史为背景的原创音乐剧《东莞东》驶达“北京站”。8月15日—16日,东莞联合开心麻花推出的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在首都唱响人与城市共成长的奋斗交响曲。
改革开放46年来,有2亿人在东莞工作过、生活过,而东莞东火车站,正是他们南下打拼的第一站。音乐剧《东莞东》正是以从山南海北奔赴东莞、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建设者们为原型,深情讲述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下人和城市双向奔赴的故事。借着音乐剧巡演的机会,东莞隆重邀请当年建设者们故地重游,以城之名,致敬奋斗者。
46年来,东莞人一茬接着一茬干,昔日的珠江口的滩涂地,成为如今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的“双万”之城。东莞,这座不问出身只讲拼搏的城市,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发展奇迹。
深情致敬每一个“2亿分之一”
从“东莞东”到“北京西”,一条京九线串联起奋斗的历程。
在音乐剧《东莞东》北京巡演之际,东莞邀请来自京九线上的“2亿分之一”代表观看《东莞东》,一座城市用最高礼遇,寻访、邀请在这里生活过的普通人,共同回眸东莞的奋斗时光,致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致敬每一个努力奋斗的平凡人。
东莞特别策划了《寻找“2亿分之一”——从东莞东到北京西》九城联动活动,沿着京九线沿线的重要站点城市寻找“2亿分之一”,向全社会传递致敬奋斗者的声音以及东莞营造尊才爱才的城市氛围。
曾经有人说,东莞这座城市更像是一所制造业的“黄埔军校”,伴随着经济腾飞,东莞的产业结构获得了快速的升级换代,产业发展背后的工人群体也实现进阶。
46年来,东莞为全国锻造了无数技艺娴熟的产业工人,输出了大量符合先进生产力需求的生产经营理念。
在“九城联动”安徽阜阳站,我们找到了曾经来过东莞王超杰。他在莞奋斗的26年,从修摩托到掌舵全球3D光学印刷产品第一品牌,东莞成就了他一个又一个梦想。如今,王超杰在安徽阜阳开始二次创业,去年公司开始投产智能家具面板、车载面板生产。正是在东莞的“历练”成就了今天的他。
东莞感谢每一个城市建设者,更致力于吸引人才,拿出真心实意与真金白银,吸引更多人来东莞工作、创业、圆梦。
吹响“是人才 进莞来”的号角,在全国主要城市举办人才品牌推介会,持续向外发出了求贤若渴的信号,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今年再次放宽入户条件……
东莞敞开“进莞来”的大门,让各类人才能更好地扎根,能更好地生活。
46年沧桑巨变,46年风雨兼程。“双万”东莞,是一座不问出身,只讲拼搏的城市。是人才,进莞来!东莞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生活、努力拼搏的人!

传奇是建设者用奋斗和汗水书写
从“东莞东”到“北京西”,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没有了解东莞历史的人,不会想到,今天这座物畅其流通四海,创新引领生产力的“国际制造名城”,曾是一座传统的农业大县。
1988年,东莞正式升格为地级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传统农业县,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制造业名城,东莞以只占全国0.0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0.9%的生产总值,书写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奇迹。
拼搏向上、敢为人先是东莞这座城市的特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拂动中国大地,嗅觉灵敏的东莞人立即抓住机遇,同香港商人合作兴办了内地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太平手袋厂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到整个莞邑大地,东莞就此开启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洗脚上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是东莞改革开放初期的真实写照,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和五湖四海的打工人,让东莞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短短46年,东莞的人口增长了10倍,GDP增长了一千多倍,被誉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城市发展的传奇,是一个个建设者用奋斗和汗水书写的,来过东莞的两亿人,每一个人都是城市之光。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无数个体命运跟着发生巨变,无数打工人用拼搏让人生熠熠生辉。
作为“二亿分之一”,可能是松山湖实验室里探索奥妙的科学家;可能是在手术室救死扶伤医生;也可能是城市建设者、装扮者,通过辛勤的汗水建起一座座高楼;是城市环境美化者,每天为干净整洁的环境早出晚归。
对于这些南飞的鸟,东莞是他们的栖息岛。
来过东莞的每个人,他们在通过个人奋斗与城市共同成长,在创造城市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众多个人成长的励志故事,汇成了大时代最嘹亮的追梦之歌。
正如曾经南下打工大军中的一员,后来成为诗人的郑小琼在《东莞》一诗中写道:“外乡人将悲伤与希望嵌入它的躯体/它混乱而嘈杂,糙肉般充满活力/漫长而温热的黑夜,繁华而冷漠的白昼/它的大街遍布各种形状的梦想。”
这里不问出身只讲拼搏
从“东莞东”到“北京西”,“人”永远是时代的注脚。
每一个来过东莞的“二亿分之一”,他们或在东莞实现梦想,或在他乡找到了归属,但东莞从没忘记他们,一直记着他们。
东莞心存感恩,是因为东莞深知平凡人、普通人、打工人的分量,这里尊重和感谢每一个2亿分之一的付出,是一座“不问出身、只讲拼搏”的城市。
在不久前的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们拼搏的身姿、夺金时的激昂,点燃了全世界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热情。运动员在赛场绽放精彩的同时,东莞也抓住了奥运商机,让塞纳河畔处处闪现着“东莞身影”。
当中国花游队双胞胎组合王柳懿、王芊懿在巴黎奥运会力压群芳夺冠时,来自东莞的都市丽人品牌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开展“花样助威”。都市丽人品牌与中国国家花样游泳队达成官方合作,民族服饰变装+巴黎街头大秀绽放在国际舞台,在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向全世界营销了自己。
都市丽人董事长郑耀南以中国花游队粉色浴袍为例介绍,“贴身衣物的材料、制作技术都会影响使用感,我们需要不断钻研提升品质。”
“天道酬勤”是郑耀南的箴言。作为东莞的“二亿分之一”,郑耀南在中专毕业后曾做过保安。1998年,在看到了内衣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郑耀南创办了都市丽人公司。从12平方米的小店到成为港股上市公司,郑耀南和他的都市丽人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一直走在知变、蝶变的道路中,更在用“拼”字在商海中开拓出一片天地。
从奥运冠军邓雅文“战盔”到中国皮划艇静水队比赛服,从黄江制造的山地自行车配件到莞产充气排球成为奥运会纪念排球,从伴随中国游泳队的慕思“出征垫”到“中国之家”的音响系统……东莞的每一个“二亿分之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总能把握住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机会。
拼搏的人们从未停下奋进的步伐,东莞也将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
城市与人共生共荣
从“东莞东”到“北京西”,来了就是东莞人。
185年前,虎门销烟打开了近代中国人民睁眼看世界的觉醒之门;70年前,东莞人肩挑背扛修运河、筑道路,开启共和国建设的征程;46年前,东莞创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率先融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开放、拼搏、奋斗一直是东莞的城市精神内核,也是城市的软实力。当今,城与城之间的竞争,除了拼经济更拼文化软实力。
城、产、人、文是建设现代化活力城市的“四梁八柱”,其中文化更是具有“灵魂”般的地位和作用。
“书能明理,余生永不忘你”。图书馆留言大叔吴桂春与东莞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打工人不只有冰冷的机器和流水线,也有书香和诗意,展示了农民工也可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为每一个平凡人筑巢,让东莞成为他们心中的“此乡即吾乡”。为此,东莞将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文化赋能产城人升级,加快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虎门炮台旧址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东莞市博物馆新馆破土动工,“·莞”命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崭新亮相,龙舟等非遗让传统文化浸润市民心中,各类博物展、美术展更是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东莞文化强市“施工图”正在变成人民精神富足的“实景图”。

在东莞,随时可以看到绿道上跑步和骑行的运动爱好者,在新型文化空间享受咖啡、阅读的年轻人,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这样的城市环境,很难不让人感到惬意。
东莞深入实施企业员工和出租屋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将友善融入到“双万东莞”的发展血脉中,让每一个来东莞的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融入感更加强烈。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人口增长了近10倍,突破千万大关。东莞仍和40多年前一样,满腔热情跨省邀请奋斗者来东莞发展,城市与个人共生共荣,属于“东莞东”的始发站也越来越多……
这里“既容得下肉身又放得下灵魂”,因为——来了就是东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