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教育 | 集卡背后的重金消费
东莞+ 2024-08-13 10:58:41

漫画/郑伟华

【新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某购物商场一家售卖动漫周边的店铺里,顾客络绎不绝,各色动漫卡牌摆放在店门口显眼位置,“小马宝莉”“魔卡少女”“奥特曼”等卡牌不下50种,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流连驻足。商家告诉记者,按照稀有程度,卡牌被分成了多个等级,购买之后拆开包装,才能知道自己所获得的是什么卡牌,类似拆盲盒。等级越高的卡牌越稀有,一些高等级卡牌,有人甚至花高价求购。

【点评】

集卡活动在孩子们之间流行已久,且盲盒卡牌存在一定的社交属性,不断涌现的新名称和新玩法也让许多未成年人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对此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追求。由于未成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缺少明确的辨识能力,随之而来的攀比心理也引起了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和担忧。

学生应形成积极健康的兴趣和正确的社交方式,在课余时间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阅读、体育锻炼和参与志愿服务等,这样可以将注意力从其他方面转移到更有益的事物上。

针对未成年人过度沉迷于卡牌盲盒的现象,社会各界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其实,针对集卡类的盲盒消费,有关部门在此之前已出台相关规定。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特别提到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于线上和线下卡牌盲盒销售的监管,严格查处不透明操作和价格操纵等违法经营行为,确保卡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帮助孩子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避免盲目追求收藏卡牌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有展示自己加强沟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减少对于集卡的关注度。

 

 

 

 

 

 

 

 

文字:刘瀚擎 图片:郑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