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今年60岁,七年前开始,每次吃完饭就感觉右上腹部疼痛,一阵一阵的。
后来,李阿姨到医院做彩超,被诊断为胆囊结石,但由于害怕手术,就一直没处理,默默忍受疼痛。这一忍就是七年。
最近,李阿姨腹痛加剧且没有规律,持续性绞痛。她最终来到东莞市莞城医院外一科(普外科)就诊。
普外科负责人伍中久随即安排李阿姨做腹部彩超、CT检查。
腹部彩超提示,胆囊内充满型结石;CT提示,胆囊多发结石(阴性和阳性结石并存)。

结合相关检查及病史、症状、体征,李阿姨被确诊“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且胆囊功能已经丧失,需要尽早切除。
次日,医生们为李阿姨进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中医生看到,李阿姨胆囊水肿、胆囊壁增厚。多年的炎症刺激,胆囊与周围粘连,医生们先分离粘连,充分暴露胆囊后切除。
当胆囊被切掉拿出来,在场医护人员感到吃惊:胆囊内密密麻麻全是结石,数了下有400多颗!

“胆囊结石是常见病,但是像李阿姨这样长了400多颗的,实属罕见。”伍中久说。
目前,李阿姨已经康复出院,困扰她整整7年的胆结石终于解决了。她回医院复诊时说:“现在吃完东西之后肚子不痛了,胃口也好了不少。”
【知多D】
胆囊结石可导致胆囊癌
伍中久介绍,很多患者害怕手术创伤,是可以理解的,但胆结石拖下去可能会越来越多,甚至导致胆囊癌。
一般来说,从胆结石到胆囊癌只需要三步: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癌。胆结石常常合并胆囊炎,导致胆囊上皮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他表示,胆囊的主要功能是胆汁的储存和浓缩作用。吃饭时,食物进入消化道,胆囊把胆汁释放出去。如果胆囊被切除,肝脏的胆管和肝外胆管会代偿性扩张,替代胆囊的功能,所以不用担心去除胆囊以后,有严重的消化功能损失。
李阿姨开始排斥手术,担心失去胆囊会消化不良。在伍中久的耐心解释下,才最终同意手术。
得了胆结石可以吃药排石吗?
一般来说,胆囊结石并不要紧,一些静息性的胆囊结石终生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无须特别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复查。
但如果疼痛反复发作,应及早治疗,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虽然胆囊切除(任何手术都有)存在手术风险,但胆囊结石疾病会带给您更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治疗诱发感染,或者结石随胆汁排放到胆管中造成胆总管结石,梗阻黄疸,处理起来就相对复杂了;若是结石嵌顿刺激胰腺,诱发胰腺炎,导致胰腺坏死就更加严重了,有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得了胆囊结石需要及早就医处理,别让小结石惹出大乱子。
需要指出的是,胆结石与肾结石不同,不能通过体外碎石来治疗,另外药物溶解和中药排石也不适用于胆囊结石,因为这会增加结石流入胆管或胰腺的风险,进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和并发症。所以,手术治疗是最好也是最安全可靠的选择。
什么样的胆结石需要手术?
1.50岁以上患者,或发现患有胆囊结石超过5年。长时间的结石刺激胆囊黏膜会继发胆囊癌变。
2.合并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保守治疗成功的机会很小,而且病情进展迅速,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
3.结石大于2厘米的患者。
4.瓷性胆囊,与胆囊癌关系密切。
5.充满型胆囊结石,因为即便不切除胆囊,胆囊也已经没有功能。
6.萎缩胆囊,萎缩的胆囊不但没有功能,而且容易继发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