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买礼物要警惕“一口价”黄金饰品消费陷阱
东莞+ 2024-08-08 21:48:47

七夕将至,如果你还在考虑买什么礼物送给“爱人”或送给自己,一定要警惕“一口价”黄金饰品的计价和置换陷阱。

8月8日,广东省消委会、东莞市消委会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黄金饰品,从而掉坑里。

【案例】

8800元买的黄金吊坠无足金字样

随着黄金珠宝首饰使用场景的日益多元化和销售渠道的更加多样化,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规模不断提升。今年年初,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透露了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的信息。

中消协发布的年度消费典型案例中,就有一宗关于黄金消费的——2023年3月,贾女士在郑州市某知名卖场柜台购买了某品牌黄金吊坠,商家宣称此吊坠为999足金产品,购买时贾女士询问为何该吊坠没有品牌标识及足金字样,商家店员未直接回答该问题,而是保证该品牌一定是真货。

贾女士考虑到大品牌不会弄虚作假便当场付款,事后越想越不对劲就找到店长询问退货问题,被告知不能退,且该店面负责人态度极其恶劣,贾女士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于2023年8月8日投诉至河南省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调解过程中,金店负责人称因为消费者佩戴不当出现磨损导致标识看不清楚,但消费者表示自己正常佩戴吊坠,而且时间不到3个月,这么短的时间磨损得毫无痕迹是不可能的。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工作人员要求商家调取店里同款未售卖商品,查看是否有品牌标识。由于商家无法证明同款商品有品牌标识,最终同意退款8800元,消费者满意。

【消费提醒

选正规品牌避免价格套路

随着金价飙升,不少消费者将目光聚焦黄金饰品市场。而“一口价”黄金饰品因工艺精湛、造型新颖,赢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那在买黄金饰品的时候,要怎么避坑?

天上不会掉馅饼。广东省消委会、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时,应选择正规品牌,尽量选择信誉良好、售后完善的品牌或经营者,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黄金饰品。

除此之外,大家在买金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计价规则,避免价格套路。“以克计价”的黄金饰品价格=黄金饰品克重×金价+工费,而“一口价”黄金饰品重在款式、设计,克重单价往往高于普通的以克计价黄金饰品,存在较多的溢价因素。

不仅如此,广东省消委会、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大家一定要了解所购买黄金饰品的置换条件,警惕销售话术。如对于商家“以旧换新免工费”等宣传广告,应详细了解置换规则,除工费以外,核实是否还有折旧费、加工费、折损率等格外规定,如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刻意隐瞒克重、置换规则等重要信息,大家应谨慎购买。

最后,一定要索要消费发票,留存交易凭证。消费者应在购买黄金饰品后索要发票,现场仔细核对发票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对于商家的优惠规则和销售承诺,最好要求商家作出书面说明,并保留黄金饰品的标签、合格证明及票据。

【呼吁商家

依法诚信经营不得隐瞒成分重量

与此同时,广东省消委会、东莞市消委会呼吁广大经营者,应依法诚信经营,自觉守法,对于黄金饰品的成分、重量等重要信息予以标注,不得刻意隐瞒、拒绝告知,开展以旧换新、促销优惠活动时应将具体规则向消费者详细告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黄金珠宝首饰消费陷阱

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

部分商家售卖“金豆”等珠宝产品中掺加黄铜,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传标准。

“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

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

直播销售翡翠、玉石类首饰投诉多

卖家利用特殊颜色灯光照射致使首饰产品过度“美颜”,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直播间展示的差距明显引发纠纷。

文字:记者 冯欢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