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2024年东莞“三防应急通信保障演练”在松湖广场西基站顺利举行。此次演练采用铁塔视联平台全程联动指挥,包含无人机巡检、基站应急发电、冲锋舟运送应急物资、通信车信号保障、视联平台实时监测火情五个内容,旨在全面提升松山湖高新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本次演练活动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承办(以下简称“东莞铁塔”)。
市工信部门及松山湖工信部门对本次演练给予了高度评价。松山湖工信局韩志祥局长表示,本次演练通过各家运营商的通力协同配合达成预期目标,同时强调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保障机制,为园区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通信保障。
东莞铁塔总经理徐卫东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同时也将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技术和手段,以科技赋能应急通信保障,为松山湖高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视联平台全程指挥,支撑应急抢险
随着众多高科技企业在此聚集在松山湖高新区,园区内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了支撑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基石。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如何确保通信网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成为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此次演练不仅是对松山湖高新区应急通信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区域内高科技企业与居民生活安全通信需求的一次有力回应。
本次演练创新性利用“铁塔视联应急指挥调度平台”采用了铁塔高位视频、低位移动哨兵监控、单兵执法记录仪等多种先进监控手段,结合平台上创新的VR功能与动态AR技术,为演练现场带来可视化呈现。同时,融入无人机拍摄画面,为后台指挥打造一个驾驶舱的视角。为应急抢险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在演练中,通过视联平台自研的AI算法识别功能,智能识别演练现场的烟雾火警,实现了智能预警与快速应急响应,进一步彰显了科技赋能在应急通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演练的第一项重头戏是台风前的无人机巡检及杆塔加固。创新性地采用了无人机巡检技术,对园区内的通信基站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巡检。凭借无人机的高空视角和灵活机动性,能够迅速发现杆塔抱箍松动、线路老化等潜在安全隐患,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一旦发现问题,维护人员立即行动,对杆塔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基站设施在恶劣天气中依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环节展示了高科技手段在应急通信保障中的独特优势。
基站应急发电,彰显快速响应能力
随后,演练进入了基站应急发电保障环节。本次演练模拟了汛期因线路故障导致基站断电的紧急情况,维护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集发电机等应急设备前往现场。在指挥人员的统一调度下,各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迅速完成了发电机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为基站提供了稳定的临时供电。这一环节不仅检验了应急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团队的反应能力,也为应对突发停电事件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汛期冲锋舟运送物资,为通信保驾续航
面对汛期道路被淹、车辆无法通行的特殊情况,本次演练特别设置了水上运输环节。冲锋舟作为水上运输的主力军,成功将备电包等应急物资运送到基站。同时,东莞铁塔视联平台的高低位AR监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指挥调度提供了实时、清晰的现场画面,确保了指挥决策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协同调度应急通信车,信号覆盖无死角
针对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的基站宕站问题,东莞铁塔积极协调运营商开通了应急通信车。在演练现场,应急通信车迅速部署到位,为周边区域提供了稳定的信号覆盖。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基站宕站带来的通信压力,也展示了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强大支撑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及多单位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应急通信车的部署和使用,松山湖高新区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保障通信畅通无阻。
视联平台实时监测火情,及时预警发挥关键作用
在演练的最后阶段,野外站防火应急处置演练模拟了高温天气下基站周边发生火情预警的情景。在东莞铁塔视联平台告警系统监测下,火情风险被第一时间告警,铁塔维护人员迅速响应,前往现场处置。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维护人员的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也体现了通过科技手段监测预警灾害的重要性。同时,为园区内的安全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通过此次演练,松山湖高新区将进一步巩固了防火安全防线,为园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