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作为城市发展与变迁的历史印记,是历史长河中积累的珍贵文化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轨迹,承载着市民的情感记忆。为进一步加深市民对区域历史文化的理解,我们特此推出“解锁万江地名密码”地名栏目,通过讲述地名故事,呈现万江历史、人文、风土及民俗传说等内容,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万江。
油九

油九,曾用名“游滘”,位于万江街道万江社区。相传,在明朝泰昌元年(1620),有颜姓村民从南海出逃至此立村,因环村河流盛产沙蚬,人们常在此扒蚬,故称“筛蚬基”。随后,何氏从东莞寮步平地山迁居而来,陈氏则从东莞高埗冼沙迁入。村民见村庄两岸建有观音庙和大王庙,村前又有龙船塘,船只常在河涌口穿梭往来,遂将村庄更名为“游滘”。其后经过一系列的历史变迁,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油九村。


▲这学家·艺术公园改造前后对比
油九村坐落于东江边,东堤路、油新路穿村而过。初时油九村以水稻种植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制衣、塑料、机械、电子产品、电池、玩具等多种产业,片区内厂房林立,工业气息浓厚。彼时的油九片区,是万江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万江街道的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锅炉房艺术中心原是造纸厂

▲改造后的锅炉房艺术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油九村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工业产业虽然为村庄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油九村开始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在保留传统工业的同时,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开启了一场从乡野到艺术的“变形记”。



比起往昔,现在的油九村更添一份艺术气质。近年来,万江社区通过对该片区老厂房进行翻新改造,引进了野·美术馆、锅炉房艺术中心、罗文艺术工作室、壹方合院私房菜、树洞咖啡等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在结合原来工业风装修风格的同时,集品咖啡、看画展、听音乐、享美食等多种文化体验于一体,成功将艺术与乡土完美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空间,不定期举行的艺术展览,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和艺术收藏家前来观赏。




随着“文艺范”的逐渐渗透,油九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在沿江东路,位于油九村的滨江公园是一个宝藏小众公园,公园黄色的楼梯是许多青年热衷的“打卡”点。公园层次分明,沿江是骑行的绿道,上方是散步的人行道和草坪,踏上楼梯,便可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欣赏江面波光粼粼的美景,更添一份休闲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