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会活动回顾 | 豳风七月漫步诗意夏夜
工会在身边
2024-08-01 18:09:35

 

 

 

7月26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漫步诗意夏夜,开启经典之旅”主题活动在东莞市工会图书馆举行。

 

文学与艺术双结合

开场由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理事,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徐以华和东莞第二工人文化宫特聘古琴老师夏枫,共同演绎《豳风·七月》,诗经与古琴完美结合,令人不禁泛起悠悠思古之情。

大家都听过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是出自《邶风·击鼓》,崔生健、崔致远,以及埙演奏禅心老师,这一组合将求不得、爱别离之苦在演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陆远媛和胡欣妍共同演绎《邶风·泉水》,泉水源源不断,两人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让人想起那份梦绕魂牵的亲情。

“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朗诵者刘杰浓烈而深挚的情感在这一刻倾泻出来。

 

《小雅·鹿鸣》在杨茹慧与徐慧霞的朗诵中,展现了鹿在中国文化中作为灵性象征的深远意义,传递着和谐与欢乐的旋律。

紧接着,《邶风·凯风》经由查锦艳深情演绎,将我们带入夏日南风轻拂、枣树生长的温馨场景,正如那句“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温暖着每一个子女的心田。

 

张海呐演绎的《卫风·淇奥》赞君子修身浪漫,而魏梦演绎的《秦风·无衣》尽展英雄气概,传袍泽情深、同仇敌忾,颂英勇无畏。

 

《子衿》在吴素珍温婉的朗诵中,青青之色更显情深意长,悠悠我心引领听众溯游寻伊人。《蒹葭》经曾巧燕、王睿轩深情演绎,蒹葭之美与心动、思念交织,佳人难寻的哀愁化作文化长河中浪漫的芦苇,而刘秋云、凌晏薇的朗诵,更让这份爱之美,鲜活如初,跨越千年。

SUMMER

活动的下半场,更是热闹非凡,大家丝毫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沉浸式地感受这声音的魅力。

 

 

朱熹解释《卫风·木瓜》时说:“言有人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孙瑞芳将作者想体现的“珍重、理解他人”尽数传递。

 

 

 

全晓庆、胡芳华、胡适中、张钧儒的朗诵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历史长廊,在《诗经》里我们能够找到生活的一些困惑中答案,它虽来自远古,但也把光照进我们当下的生活,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珍重、质朴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