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东莞爱心单位认捐1.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东莞+ 2024-07-18 17:07:35

7月18日上午,东莞举行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仪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泛发动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6·30”活动,助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参加活动的东莞市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经协办、市国资委、市工商联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以及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的干部职工代表慷慨解囊、纷纷捐献财物支持慈善事业。截至7月17日,东莞社会各界在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中认捐款物达1.5亿元。

爱心企业温暖387个村及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东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6·30”活动,将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作为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效载体,当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各镇街(园区)、各单位积极响应、踊跃捐赠,特别是部分企业、商会等组织常年坚持捐赠,持续奉献拳拳爱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真诚回馈社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0年以来,东莞“6·30”活动累计募集慈善款物14.3亿元。其中,2023年募集1.29亿元。募得慈善款物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对口帮扶以及慈善公益事业等,为我市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帮扶协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目前,东莞有98%的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了12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15个村(社区)成为省第一批“典型村”,乡村建设不断提标提质。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所取得的成果,与企业家、社会组织的爱心捐赠、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涓涓细流汇聚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东莞积极发动企业、社会组织通过“6·30”活动平台,以定向捐赠的形式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多年来,东莞社会各界以慈善事业为纽带,凝聚爱心力量,汇聚友善之光,共同筑起一座“爱心之城”“友善之城”。

其中,2023年度“6·30”活动全市共有508家企业、社会组织定向捐赠526个项目,涉及捐赠款物7993万元,直接惠及市内外387个村(社区),用慈善力量针对性地回应了乡村建设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一份聚焦在田间地头的温暖深深留在了老百姓心里头。

盘活社会力量助力共同富裕

合力攻坚,接续奋斗。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东莞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进一步鼓励广大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到乡村投资兴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好促进共同富裕。

6月5日,广东省召开“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活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今年“6·30”活动的主题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东莞在收看收听省动员会议后,迅速召开动员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引导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党员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提升其参与感和体验感。

市领导还通过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企业、社会组织、镇街商会,详细介绍我市“6·30”活动情况,进一步动员部署,发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奉献爱心,引导和鼓励通过“6·30”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实施“百千万工程”行动和帮扶困难群体,共同努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市慈善会、各镇街(园区)积极倡议、广泛宣传,大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捐赠。通过报刊、网络、户外LED屏等形式全面宣传,大力宣扬企业回馈社会、传递爱心的正能量。广泛发动全社会各行各业、广大群众参与“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通过动员各镇街、各部门、单位和企业,积极参加“干部职工爱心捐赠”“学子献爱心”“拥政爱民献爱心”“人人6·30公益行动”等主题活动,努力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局面。

聚沙成塔,涓滴成流。东莞将继续凝聚社会力量,创新新时代慈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慈善+”模式,充分发挥慈善力量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促进慈善资源精准流向困难群众,为助力共同富裕作出新的贡献。

/链接/

附:东莞市2024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爱心榜(企业名单+镇街园区)

 

文字:记者 周桂清 图片:程永强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