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东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在松山湖举行首届会员大会暨产业供需对接会。继全市集成电路大厦揭牌后,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再次推进发展。东莞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松山湖统筹发展局、松山湖投促局相关代表出席会议,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搭建集成电路行业交流合作平台
据悉,东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是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主管单位的指导下,由利扬芯片、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大普通信、赛微微电子、华越半导体、德聚胶接、气派科技、长工微电子等8家集成电路企业单位发起,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目前会员数量85家。
会员大会上,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理事长、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陈卫,东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亦锋表达祝贺,并希望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取得新的发展。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邵勇等做主题分享。
针对企业重点关注的研发、应用、金融、用人等方面支持诉求,此次大会还设置了产业供需对接交流会环节。对接交流会将行业领先企业分成多个小组自由交流,分组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中邀请到粤芯,芯粤能,天域,安世,记忆,利扬,气派,优利德,中稼,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行业知名企业单位作为每组重点企业,与会代表就如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后,与会代表还前往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解其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最新进展,共同探索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此前,市发改局已成功举办了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主题推介等多场行业交流与对接活动,协助企业扩市场找订单。
培育东莞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近年来,广东加大力度打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全国的“第三极”。为此,东莞市按照国家和省半导体产业发展布局,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聚焦引进重点半导体企业,支持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建立半导体产业基金,力争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支撑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支柱。
针对当前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面临的产业设计和制造龙头缺失、产业集聚度仍然偏低等问题,东莞展现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的坚定信心。东莞将聚焦晶圆制造及集成电路制造关键环节,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东莞还将重点打造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具有强集聚效应的产业园区,形成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东莞市高度重视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市发改局于2023年11月印发东莞首份市级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东莞市促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发展若干政策》。其中包含企业引进和培育、产品研发和应用、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四大方面共16条政策,引导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
作为东莞市半导体产业集聚的核心区之一,松山湖吸引了赛微微电子、生益科技、记忆存储、天域半导体、触点智能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从设计、封装、材料到设备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松山湖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约300亿元。位于松山湖的集成电路大厦项目是东莞市首个以半导体产业为主题的集聚园区,是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目前,全市半导体产业已汇集了110余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包括4家上市企业和系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封装测试为主体、第三代半导体为特色的产业布局。
市发改局将继续推动《若干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加快启动首批资金补贴申请程序,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东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对接交流活动,助力企业茁壮成长,携手合作,共同壮大东莞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