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 莞韶谱新篇⑧| 东新工作队:凝聚协作新力量 “帮”出城乡好生活
东莞+ 2024-07-04 09:38:56

2023年7月,新一轮东城新丰对口帮扶协作驻县工作队(以下简称“东新工作队”)接棒以来,以产业共建为要,以民生帮扶为本,助力新丰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协作迈上新台阶。

2023年以来,东新工作队共协助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非工业项目11个,合同投资总额约为38亿元;超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2个,其中工业项目为5个。2024年,东新工作队协调新盟食品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签订增资扩产合同,合同总额3亿元……一个个亮眼数据,已然成为两地不懈努力取得卓越成效的最生动注解。

高位推动 凝聚“东新”协作新力量

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开始之初,东城街道和新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选派得力干将承担“组团式”对口帮扶新丰任务。同时,建立健全新型帮扶协作领导机制,并创新建立东城、新丰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韶关市东新实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管理架构。

▲“韶莞飞地集市赋新能 农旅融合发展促振兴”主题活动

倾注真心实意,投入真金白银,开展真帮实扶。2023年以来,东城街道财政对新丰对口帮扶协作资金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确保后续年度对口帮扶协作资金比上年增长不低于5%,并建立对口帮扶协作资金专款专用管理机制。

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为帮助新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东新工作队跑企业、招项目、引人才、筹资金,从人、财、物三方面,将两地资源高效整合、挖潜增能。

在产业共建中,注重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文化传统,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化高水平共建园区,高标准做好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同时,加快园区设施提质升级,以共建园区为抓手,重点提升园区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入园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招商引资中,工作队依托新丰独特的自然生态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小民宿”撬动乡村旅游“大市场”发展路径,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着力招引一批别具特色的农文旅龙头项目,凝心聚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不断培育新的产业生态。

▲“韶莞飞地集市赋新能 农旅融合发展促振兴”主题活动

今年以来,东新工作队先后带领新丰相关部门和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外出开展招商引资7次,邀请企业、协会来新丰开展调研考察3次;主动对接洽谈企业40余家(次)。今年2月,协助当地职能部门与威航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同,合同总额1.2亿元。

改善民生 不断丰富协作新内涵

今年1月,首个莞韶飞地营销中心成功落户东城、启市运营,全面展示新丰茶叶、粮油米面、优质干货等八大类70多种新丰特色产品。

这是东城街道聚焦产业共建、经济发展主业,在东莞市-韶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指导下,创新探索建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2月,该中心与东城房管所、星城社区携手举办三期“韶莞集市赋新能·新丰原生态农品”展销活动,促进东城巨大的消费市场与新丰丰富的特色产品“无缝对接”。

仅三期进社区展销活动,就带动销售黄磜番薯1100公斤、五指毛桃110多箱、红松茸菇550公斤、薯粉50多箱、溪鱼干20多公斤,有效提升特色原生态农品销售量,进一步擦亮“新丰味”品牌,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新丰优质农产品亮相东莞2024“食博会·预博会”

除了牵线搭桥引流,东新工作队还借助对口帮扶协作东风,依托省总工会“粤工惠”平台,助推新丰农特优产品“上行”,成功销售3万公斤“黄磜番薯”和1.5万公斤“高山大米”,销售额46.8万元。

新丰优质农产品的“出山入城”,只是东新工作队立足所“需”、发挥所“能”、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

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东新工作队瞄准“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大力实施“南粤家政”帮扶项目,培训劳动力200余人次。协助第五批帮扶专家入驻新丰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为期6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投入30万元用于新丰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建设。选派新一批17名骨干教师到韶关开展支教工作,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带到当地学校,有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聚焦重点 不断拓展协作新层次

在丰城街道新黄磜路口西岭路,约70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帮扶车间里,流水线不停运转、工人们手指翻飞、一个接一个的电子消费产品和各类塑胶产品逐渐成形……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提升乡村产业,东新工作队会同黄磜镇帮扶工作队积极引进莞企,跨镇域成立了黄磜镇第一个电子产品加工乡村振兴帮扶车间。

该车间招用当地劳动力超140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黄磜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车间普工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招用的普工中,有95%以上为就近就业年轻妇女,“挣钱有路、顾家不误”逐渐成为她们的全新生活模式。

2023年,省委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东新工作队把助力“百千万工程”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典型镇、村培育为牵引,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中全力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立足重点帮扶镇黄磜镇资源禀赋特点,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典型镇村规划设计,全面推动黄磜镇实施“百千万工程”。立足高山特色农业产品和优势文旅资源,充分用好专业力量和企业资源,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入库、建设,促进农产品科技转成果化。以雪峒村为试点,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拆旧房、建新村,打造特色品牌民宿,积极探索土地全域整治与商业化融合发展新模式。

十多年间,一批又一批的东城帮扶干部把新丰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接续书写精彩帮扶故事,培育帮扶硕果。如今的奋进路上,来自东莞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正在源源不断地输入新丰,协作之花在新丰大地上多彩绽放。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世英